應該凡四川人說的都是正宗四川話。哪里的四川話才是正宗的四川話呢,比如有個湖南岳陽的年青人,他說的家鄉話我們一點都聽不懂,但是他來成都打工不到三年就能說流利的四川話,他說他是湖南人,別人根本不信,有人四川話的形成來自秦遷十萬戶,這肯定是不準確的。
1、“去玩”用你們家鄉話怎么說?
我的家鄉在豫西南,把“去玩”叫串門子。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后,一到晚上,大部分都沒事情做,吃過晚飯,街坊四鄰會“串門子”,男人們在一起打打牌,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農田里的莊稼種植,侃侃男人之間才能聊的話題;女人們會拿上針線活到左右鄰居家里交流經驗,或者給那家姑娘小伙說說媒,提提親。甚至,早晨飯和中午飯,人們也會端上飯碗到處“串門子”,如果誰家有紅白喜事,大家也會“串門子”互相幫襯,那時候,人們之間的感情都很好,
2、為什么在成都說四川話的比例很大,甚至很多服務行業都說四川話?
四川話絕對通俗易懂,在我按觸的人當中,有廣東人、湖南人、遼寧人和青海人等等,南北方的人都有,有的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而有的僅僅在來成都打工幾年,令人吃驚的是很多人能說一口地道的四川話。比如有個湖南岳陽的年青人,他說的家鄉話我們一點都聽不懂,但是他來成都打工不到三年就能說流利的四川話,他說他是湖南人,別人根本不信,
3、西南幾個省區都在說四川話,那到底哪個地方的四川話最正宗?
這個提問不太嚴謹,西南幾省區說的并非四川話,而是西南官話,只是四川話影響范圍較廣,就成了西南官話的代表。有人說,四川話的形成來自秦遷十萬戶,這肯定是不準確的,與四川話大同小異的口音,包括云貴川三省和廣西北部,湖南西部,湖北大部,陜西南部。以上地區居民大多來自移民,而四川移民卻主要來自湖廣,今天的很多四川人家譜上記載,多是湖北麻城孝感鄉,而麻城、黃石一帶說的就是江淮官話,湖廣人把家鄉話帶到了四川。
和四川交界的云南貴州的漢族,主要是明朝洪武年間調北征南30萬大軍和江南移民的后裔,明軍在消滅殘元勢力后,在云貴交界的安順、畢節一帶駐軍屯墾,因此,貴州話與四川話非常接近,因為明軍說的也是江淮官話,而云南地區的漢族呢!雖然也是明代隨軍遷徙而來,但大多數云南漢人的祖籍都在南京,因此,云南口音雖然也屬官話,除接近貴州四川的比較接近川話外,昆明以西以南皆帶著濃重的南京味道,因此,很多四川人會說云南話聽不懂。
這就說明,軍隊里口音就如今天普通話比較統一,而民間則有各自的土話,廣西桂林、柳州、河池等桂北地區官話的形成,同樣是明代駐軍帶來,因此,這一地區的口音與四川貴州接近,但由于桂柳地區地處南越,桂柳話便受到粵語的影響,個別字的發音有別于四川話。而陜南的漢中、安康一帶,自古以來都是川文化的影響地,自然要說四川話了,湖南西部與重慶交界,雖非同省,卻同在武陵山區,語言文化也是一脈相承,
那么,哪里的四川話才是正宗的四川話呢?應該說,凡四川人說的都是正宗四川話。但是,要說最容易讓外省人聽懂的四川話,我認為是老電影《抓壯丁》中王保長、李老拴、三嫂子他們說的口音,因為這幾個人的口音,幾乎分清了平翹舌音,如果稍加變化就是正宗的普通話了。而說這種口音的地方,應該是瀘州、自貢、宜賓、邛崍等地,而主演王保長的陳戈就是四川自貢大安區團結鄉人,扮演李老栓的吳雪是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普安鎮人。
4、就要去四川了,有沒有朋友教幾句厲害的四川話?
先問問你是不是真的外省人?如果是真的有這種想法,我勸你還是算了,就說普通話,很多給你支招的都是愚弄你的,你一出口,麻煩就上身了,要不就會讓別人笑出眼淚。一個外鄉人去一個生疏地方,要學方言,音難轉過來,短時間是不可能的,長期呆,就學會了,短期呆,沒必要學,我們川人以前愛說貴州驢兒學馬叫這句話,說的就是想學方言又沒學好的人,說出來更拗口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