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對環境是有影響的,且總體而言,利大于弊。從整體上來人工增雨所釋放的催化劑對大氣環境及人體健康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人工增雨增多干凈空氣在晴朗、清潔的空氣中,平均每立方厘米含有1000顆懸浮微粒,而在嚴重污染空氣中的約為10萬顆,一個很大項目的人工增雨計劃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清潔空氣環境中的微粒含量增加15%,使污染空氣環境中微粒含量增加0.15%。
人工增雨對環境是有影響的,且總體而言,利大于弊。1、人工增雨增多干凈空氣在晴朗、清潔的空氣中,平均每立方厘米含有1000顆懸浮微粒,而在嚴重污染空氣中的約為10萬顆,這些微粒在尺寸上也大小不均,直徑分布范圍為0.01微米到10微米。一個很大項目的人工增雨計劃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清潔空氣環境中的微粒含量增加15%,使污染空氣環境中微粒含量增加0.15%,
噴灑入空中的催化劑核心將會很快地進入到所設定的云層,并隨著因其產生的降雨而下落。2、催化劑碘化銀的污染問題有分析表明,如果向一塊云層中射入碘化銀微粒,并收集隨之產生的降雨,這些雨水若由一個人飲用,那么他所吸收的碘量將會與他在早餐中食用加鹽雞蛋所吸收的碘量相等,而且,通常在人工降雨中所采用的催化劑多為干冰(固體二氧化碳)或氯化鉀,其中二氧化碳為空氣中固有的氣體,同時釋放入空氣中氯化鉀(一種鹽產品的替代品)的量與從海洋上蒸發所產生鹽分的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從整體上來說,人工增雨所釋放的催化劑對大氣環境及人體健康并沒有太大的影響,3、驅散云層的作用小一般人想來,當飛機在空中飛行來噴灑催化劑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飛機的來回穿梭使云層打散,事實并非如此。現今世界上最大型的噴氣式飛機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與一個中型雷暴所釋放的能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更確切地說飛機不會驅散云層,
環境學家表示,對于使用飛機來噴灑催化劑,最大的顧慮是噴氣式飛機所產生的煙霧可以擴展、形成上層云層,這個云層可以屏蔽太陽光,這樣就會影響云層的表面溫度。4、影響整個地區的天氣狀況決定一個地區天氣狀況的最大因素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以南部非洲為例,每天通過它上空的水汽有600萬立方米,這其中有5%的水汽會降落地面,在這5%中,又有60%的水汽會通過各種蒸發方式成為空氣,因此,空氣中只有約2%的水蒸氣留在了南部非洲。
如果通過人工降雨,南部非洲的降雨量增加25%,那么,實際上空氣中也只有約2.5%的水蒸氣留下,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僅發生微小的變化,補充:人工降水,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云滴迅速凝結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干旱、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發電水,
2、人工增雨怎么進行?何種情況下可以進行人工降雨?
雨雪的形成關鍵在于液化或凝華溫度條件的出現和凝結核的存在,人工增雨就是認為地提供這些條件,促進水蒸氣的液化或凝華以及水滴的兼并。人工增雨要根據云的性質,如果是暖云(在0℃以上區域由小水滴組成),成雨關鍵在于大小水滴的兼并,可以用飛機在云層中投入直徑約0.05~0.1mm的水滴或飽和食鹽水等吸濕性凝結核;如果是冷云(0℃以下區域的云可能由小冰晶組成)或混合云(由小水滴和小冰晶共同組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云層中投入冷凍劑如干冰,形成過冷區,加速水蒸氣的凝華,冰晶長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成雨;另一種方法是在云中撒如碘化銀粉末等作為凝結核,以加速凝華和兼并,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