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重慶 > 武隆區 > 長江簡介,長江的介紹

長江簡介,長江的介紹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0-27 18:48:23 編輯:重慶本地生活 手機版

1,長江的介紹

長江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陜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擴展資料氣候特點: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量豐沛,由于幅員遼闊,地形變化大,因此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也經常發生洪、澇、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6~18℃,夏季最高氣溫達40℃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4℃左右。人口:長江流域有人口約4億人,占全國1/3,其中農業人口約3.2億人。在流域總人口中,約94%為漢族;還有50多個少數民族,2000余萬人,其中超過100萬人的有土家、苗、彝、侗、藏、回等6個民族,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貴高原、青藏高原、川西、湘西和鄂西一帶。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江

長江的介紹

2,長江簡介 50字

長江資料中國第一大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的西南側。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東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10個省、區、市,在上海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面積的1/5。河源長江的源頭,自古以來有不同說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關長江河源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長江和黃河都發源于巴顏喀拉山,長江發源于南麓,黃河發源于北麓。另一種是長江發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兩支:南支木魯烏蘇河,北支楚瑪爾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先后兩次組織江源調查隊,深入江源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頭情況。長江上源位于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之間,這里河流眾多,較大的有楚瑪爾河、沱沱河和當曲3條。其中無論流域面積或水量都是當曲最大,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了沱沱河為正源。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江源地區,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氣溫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為主。7月份的平均氣溫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陽的強烈輻射之下,氣溫才能達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細流就成為長江的最初水源。干流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三級巨大階梯,穿過不同的地質構造和巖層,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對長江的河谷形態和水流特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按水文、地貌特點把干流劃分為上、中、下游3段:從河源至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為下游段。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占長江長度72.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從囊極巴隴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谷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里地形突變,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為寬谷外,河流穿行于峽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轉向東北流,著名的虎跳峽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出虎跳峽后、穿越云貴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鎮以下進入第二級階梯,在宜賓附近匯集了岷江之后,才稱長江。自宜賓以下至宜昌之間長1030千米,習慣上稱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寬。過川東奉節白帝城,長江穿行在第二階梯至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切過七岳、巫山和黃陵3個背斜,兩個向斜,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約200千米,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②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三級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占長江長度14.7%。流域面積67.9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37.6%。其中,從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長約420千米,因古代為荊州地區,所以取名為荊江。荊江又分為上荊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荊江(藕池口至城陵磯)兩段。下荊江河彎發育,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兩岸湖泊眾多,江湖相通,構成龐大的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長江接納兩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來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進入下游段。③下游段。水深江寬,從湖口到入海口,長844千米,占長江長度13.3%。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6.8%。江蘇省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干流又稱揚子江。得名于這一帶古代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在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響,進入長江口的平均潮流量達26.6萬立方米/秒,是長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況下,一次進潮總量約為32.5億立方米,大潮時可達45億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減緩,所攜帶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積下來,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島。徑流資源和水力資源流域處北緯24°27′~35°54′,東經90°33′~122°19′。位于東亞季風區內,除小部分屬高原寒冷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流域平均降水量達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區降雪較多外,大都以降雨為主,雨水成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補給源。徑流量主要來自上游和中游,分別占徑流量的47.1%和47.2%,下游僅占5.7%。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9755億立方米。可能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約可裝機1.97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千瓦,占全國可能開發水能資源的53.4%。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區,占流域的81.5%。長江干流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全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7萬千米,約有3萬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機動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干流可通行輪船,萬噸海輪可直達南京。同時,干流與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內部與沿海各地的聯系,而且,也可以與國外進行經濟貿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簡介 50字

3,長江簡介

長江(Changjiang River),亞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積、長度、水量都占亞洲第一位。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約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長江流經: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慶(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贛)-安徽(皖)-江蘇(蘇)-上海(滬)-東海。長江全長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起源于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下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 唐古拉山許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云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 燕山山脈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并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氣,江水浩浩蕩蕩,注人東海,今日之長江形成。長度  2001年,世界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在專家劉少創主持下,利用衛星遙感影像測量計算,測量結果精確到了小數點后兩位,測出長江總長度6397公里。其課題小組利用近40幅覆蓋長江干流的衛星影像 ,衛星影像是由美國地球資源衛星拍攝,分辨率達到30米。計算方式以沿河道的中心線,對長江正向量測了三遍,又反向量測了三遍,經計算機多次運算和幾何糾正后得出結果。這次研究,以當曲作為長江源頭測算的,具體為當曲源頭(多朝能)位置:東經94°30′44″,北緯32°36′14″,海拔5170米算起。當曲(由源頭至囊極巴隴)353.4公里、沱沱河343.8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賓以下2740.6公里,共6547.6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9600余億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緯24°30′~35°45′,東經90°33′~112°25′。它源遠流長,孕育了華夏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兒女。是世界三大古文明發祥地之一。 長江分為上,中,下三個流段。上游自發源地道宜昌,中游自宜昌到湖口,下流自湖口到入海口。自唐古拉山脈由西向東流入東海。上流由一級階梯到二級階梯,落差大、水流端急、有豐富的水能資源;中流由二級階梯到三級階梯,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彎曲支流眾多,普降暴雨時容易發生洪災;下流水流平穩、水網密布、江闊水深。深度  長江的深度不一,以下是主航道水深:   宜 賓--蘭家沱 1.8米 中國的母親河—長江蘭家沱――婁溪溝 2.5米   婁溪溝--羊角灘 2.7米   羊角灘--白 尾 2.9米   白 尾--武 橋 3.2米 長江源流沱沱河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長2884公里(荊江裁彎取直后,縮短航程80公里,為2800余公里),通稱長江。在通稱長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稱。   武 橋--皖河口 4.0米   皖河口――燕子磯4.5米   燕子磯--龍爪巖10.5米   在1958年,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一帶做試驗時曾測量到江中水深30多米, 在下關浦口間曾測到40米, 在江西湖北交界處有一處叫牛關磯的地方曾經測到103米的深度,但長江口的深度只有10米左右,有時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的通航。編輯本段名字的由來  中國古代文獻中,常用“江”特指長江。東晉王羲之和孫綽是較早用此“長江”之名的。王羲之寫信給殷浩說:“今軍破于外,資竭于內,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晉書·王羲之傳》);孫綽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龍飛,非惟信順協于天人而已,實賴萬里長江畫而守之耳。”(《晉書·孫綽傳》)編輯本段流經的地區   長江流域圖(帶政區)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約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長江流經: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慶(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贛)-安徽(皖)-江蘇(蘇)-上海(滬)-東海。發源于中國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經包括西藏自治區在內的11個省區。長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華中和華東毗連長江兩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區人口最為稀少。3/4以上地流程穿越山區。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沱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青弋江、黃浦江等重要支流。其中漢江最長,干流以北的是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干流以南的是烏江、湘江、沅江贛江和黃浦江。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   該流域是中國巨大的糧倉,產糧幾乎占全國的一半,其中水稻達總量的70%。此外,還種植其它許多作物,有棉花、小麥、大麥、玉蜀黍、豆等等。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和成都等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都在長江流域。   長江干流所經省級行政區總共有11個,從西至東依次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最后由上海市的崇明縣流入東海。其支流流域還包括甘肅、貴州、陜西、廣西、河南、浙江、廣東等省的部分地區。編輯本段源頭  長江的正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冬雪山; 長江源冰川其中有216條大小不一的冰川相接,是世界上會和冰川最多的。在南源那曲會合后稱通天河;通天河與長江北源楚瑪爾河匯流后,向東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從此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的長江干流稱金沙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在以前的荊州河段稱作荊江,揚州以下舊稱揚子江。在上海市注入東海。   支流   有雅礱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湘江、沅江、漢江、贛江、青弋江、黃浦江等支流以及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太湖等重要湖泊。在江蘇省鎮江市同京杭運河相交。   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對維系長江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過度放牧、濫采濫挖砂金等原因,使長江源頭地區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現象十分嚴重,成為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對于保護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長江簡介

4,關于長江的資料簡介

長江(英文名稱: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8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1][2]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位于東經90°33′~122°25′,北緯24°30′~35°45′之間。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陜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2]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長3464公里;宜賓至宜昌河段習稱川江,長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為中游,長955公里,流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湖口以下為下游,長938公里,流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2]中文名長江外文名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別名揚子江、天塹、九派河流全長6300余公里沿岸重要城市重慶、宜昌、武漢、南京、上海快速導航流域分段水系構成水文特征流域概況治理開發政策歷史變遷中國長江古長江形成于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于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云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云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云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云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云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距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由于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并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在地勢作用下,向西流的那支古長江開始向東流去,形成了現今的長江。[4]黃陂盤龍城遺址出土文物流域分段沱沱河,長江發源地,山高岸險,終年積雪數十米深,全長374公里。馬家濱文化當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全長815公里。水勢平緩,河谷寬闊,而多沼澤,日照充足,草灘密茂,兩岸峰高雪深,景色壯麗、宜人,是長江流域重要畜牧區。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全長2308公里,因產黃金而得名。明末宋應星著《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金沙江,(古名麗水),回環五百余公里,出金有數載,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總落約三千米。險峻的虎跳峽,河段只有16公里長,而水面落差達200米,平均落差為12.5‰,可見蘊藏的水利資源是何等的豐富。宜賓的岷江至長江的吳淞口全長2803公里,其中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全長1030公里,又稱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全長340公里,又稱荊江,荊江又有上、下荊江之分。上荊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長160公里。下荊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磯全長180公里。共9張美麗的長江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河段江面逐步開闊,向入海口呈喇形狀開展,江陰附近水面寬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時江面寬達80公里,有些學者認為,距今六千年以前,長江大致是在揚州、鎮江一帶入海,由于江面寬闊,坡度平緩,江流海潮交會,大量泥砂因流速緩慢和海水鹽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內外懸移質日日向下沉墊,河底推移質年年向外推動,以致發育成了長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島,就是由長江泥砂堆集而成。這個島的出現,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崇明島的南端的黃浦江,是長江的最后一條支流。[5]長江流域地勢圖(來源:《長江志 水系》)水系構成源頭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區內地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包括野驢,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巖羊等。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后流入長江上游的通天河。[7]長江源頭干流上游長江干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長4504千米,占長江全長的70.4%,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宜賓市以上稱金沙江,長3464千米,落差約5100m,約占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宜賓至宜昌長1040千米,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烏江。[8]長江三峽中游宜昌市至湖口縣為中游,長955千米,流域面積68萬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等四水和鄱陽湖水系的贛、撫、信、修、饒等五水,北岸有漢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磯為著名的荊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為復雜。[8]下游湖口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千米,面積12萬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弋江、水陽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8]支流長江水系發育,由數以千計的大小支流組成,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條,1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條,8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4條支流的流域面積都超過了10萬平方千米。支流流域面積以嘉陵江最大,年徑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長度以漢江最長。[8]長江所流經省區雅礱江雅礱江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南麓,于攀枝花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積約13萬千米2,干流長1637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立方米每秒。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3372萬千瓦,可開發的水力發電裝機容量2494.1萬千瓦,甘孜以上稱上游,長約610千米,落差1330m,平均比降2.18‰。甘孜至大河灣為中游,長約600千米,落差1790m,平均比降2.98‰。大河灣以下為下游,長約360千米,落差750m,平均比降2.08‰。全流域可開發水能資源2494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525億千瓦時。[8]長江岷江岷江發源于岷山南麓,流經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樂山接納大渡河,于宜賓注入長江。干流全長735千米,灌縣以上稱上游,長340千米,落差約3000m,平均比降8.82‰;灌縣至樂山稱中游,長約232千米,落差372m,平均比降1.6‰;樂山至宜賓為下游,長約163千米,落差97m,平均比降0.59‰。流域面積13.3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850米每秒,總落差3560m。水能蘊藏量為4886.6萬千瓦,可開發量為3056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672億千瓦時。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發源于青海省果洛山東南麓,于樂山匯入岷江。流域面積9.1萬平方千米[8],干流全長106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570米每秒。水能資源主要蘊藏在雙江口至銅街子河段,該段河道全長600千米,天然落差約1800m,水能資源蘊藏量達1748萬千瓦。在河口段有青衣江匯入。[8]長江沱江沱江發源于岷山山系九頂山南麓,于瀘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積2.78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70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19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52萬千瓦,可開發的為26萬千瓦。干流金堂以上稱上游,長約200千米,落差210m,平均比降1.07‰;金堂至內江為中游,長約300千米,落差147m,平均比降0.49‰;內江以下為下游,長約202千米,落差67m,平均比降0.33‰。[8]嘉陵江嘉陵江發源于秦嶺西段南麓,在合川區接納涪江、渠江后在重慶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6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1120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20m3/s,總落差2300m。水能理論蘊藏量1522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870萬千瓦,干流昭化以上稱上游,長約394千米,平均比降約3.8‰;昭化至合川為中游,長約633千米,天然落差189.9m,平均比降0.30‰。合川至重慶為下游,長約93千米,天然落差23m,平均比降0.25‰。[8]烏江烏江源出烏蒙山東麓,分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和北源六沖河匯合后始稱烏江,流經貴州省中部和東北部,穿過四川盆地東南邊緣,于涪陵匯入長江。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103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50米每秒,總落差2124m。水能理論蘊藏量1042.6萬千瓦,可開發的為880萬千瓦,干流化屋基以上稱上游,化屋基至思南稱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8]清江清江發源于鄂西利川縣齊岳山龍洞溝,于宜都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67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4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14米每秒,總落差1430m。水能理論蘊藏量250.4萬千瓦。恩施以上為上游,恩施至資丘為中游,資丘以下為下游。[8]長江漢江漢江發源于秦嶺南麓,于武漢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千米[8],干流全長1577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10米每秒,總落差639m。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093萬千瓦,可開發的為614萬千瓦。干流丹江口以上稱上游,長約925千米,落差555m,平均比降0.60‰;丹江口至鐘祥為中游,長約270千米,落差50m,平均比降0.19‰;鐘祥以下為下游,長382千米,落差34m,平均比降0.09‰。水能總的理論蘊藏量1006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43.9億千瓦時。[8]湘江湘江為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發源于廣西靈川縣海洋山,于湖南湘陰縣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9.466萬平方千米[8],干流全長84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370米每秒,總落差756m。零陵老埠頭以上為上游,長約240千米,落差110~220m,比降0.9‰~0.45‰。老埠頭至衡陽為中游,長約284千米,比降0.29‰~0.18‰。衡陽至濠河口為下游,長約320千米,比降0.083‰~0.045‰。[8]資水資水以夫夷水為源,發源于廣西資源縣越城嶺北麓,于湖南省益陽甘溪港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2.8142萬千米,干流全長71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59米每秒,總落差972m。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24萬千瓦,可開發149萬千瓦。邵陽市小廟頭以上為上游,小廟頭至馬跡塘為中游,馬跡塘以下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長度分別為250、276、187千米。[8]沅江沅江主源馬尾河發源于湘黔兩省邊界的云霧山,于常德市漢壽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8.916萬平方千米[8],干流全長102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70米每秒,總落差1462m,水能理論蘊藏量為794萬千瓦,可開發593.8萬千瓦。干流洪江市以上為上游,長537千米。洪江市至桃源縣上游凌津灘為中游,長389千米。凌津灘到德山為下游,長96千米。[8]澧水澧水發源于湖南桑植縣杉木界(南源),于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1.8496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390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4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205.2萬千瓦,可開發的為141萬千瓦。干流桑植以上為上游,上游河段長約94.2千米。桑植至石門為中游,中游河段長226.8千米。石門以下為下游,下游河段長約69千米。贛江贛江是江西省母親河,江西省最大的河流,鄱陽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發源于贛閩交界處武夷山的江西省石城縣贛江源鎮原洋地鄉,在南昌市附近分四支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8.35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766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64萬千瓦。贛州以上為上游,長255千米。贛州至新干為中游,長303千米。新干以下為下游,下游河段長約208千米。[8]撫河撫河發源于贛閩二省邊界的武夷山脈,經青嵐湖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811萬平方千米[8],干流全長34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0米每秒。干流南城以上為上游,南城至撫州為中游,撫州以下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長度分別為158、77、114千米。[8]信江信江發源于浙贛二省邊境的懷玉山,在余干縣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941萬平方千米[8],干流全長32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9米每秒。[8]饒河饒河是昌江和樂安河的總稱,樂安河為主源,兩河在波陽縣姚公渡匯合,至龍口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428萬平方千米,干流全長30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為489米每秒。[8]修河修河是九江市最大河流,發源于湘鄂邊界的幕阜山,于吳城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4793萬平方千米,干流長35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90米每秒。[8]湖泊全流域現有面積大于1千米2的湖泊760個,總面積17093.8千米2。其中江源區湖泊總面積758.4千米2,云貴高原區湖泊總面積540.8千米2,最大的湖泊為滇池,面積297千米2。中下游區共有湖泊642個,總面積1579.6千米2。這些湖泊既是灌溉水源,又是排澇、調蓄洪水的天然水庫,由于泥沙淤積、墾殖等原因,面積日趨縮小。[8]洞庭湖洞庭湖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長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9]鄱陽湖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于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10]太湖太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今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蘇省境內,湖水南部與浙江省相連。系華東最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11]巢湖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的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平均寬15.1公里,環湖172公里,據巢縣、廬江、肥東、肥西和合肥四縣一市境地,面積753平方公里,巢湖與縱橫交錯的江河溝渠相吐納,其源遠至英、霍二山,湖面有豐樂河、杭埠河等來匯,湖南與兆河、白湖相通,湖水由東南出口,經裕溪河下泄長江。長江流域水系圖(來源:《長江志 水系》)水文特征水量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于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居第三位。與長江流域所處緯度帶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雖然都超過長江,水量卻遠比長江少,前者約為長江的70%,后者約為長江的60%。[2]由于流域人口眾多,人均占有水量為276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長江水資源特征,主要反映在河川徑流的時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資源量占水資源總量的99%;在地表水資源中,河川徑流量又占96%以上。汛期的河川徑流量一般占全年徑流量的70%~75%。徑流地區分布也很不均勻,單位面積產水,以金沙江和漢江水系為最少,鄱陽湖和洞庭湖水系為最大。[8]旱澇災害長江流域各地區發生干旱與洪澇災害的史料記載悠久,最早的旱災記述在漢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絕”(《漢書·五行 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漢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漢書·高后紀》)。從大量史料中選擇記述詳實和可比性較好的歷史時期典型旱 災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災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上述典型旱澇年絕大部分集中在清代,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歷史文獻資料保存較好,記述較詳,并不能說明清代旱澇災害最為頻繁。清代以前的一些嚴重旱澇年事件,或記述簡略,或文獻不全,多數從略未選。近百年來,長江流域也出現過比較嚴重的旱澇災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實測資料和分析研究文獻,可供參考,此處未列入。選列的11個典型旱澇年,根據歷史文獻記述的災情嚴重程度,各用3級予以區分,即:干旱、大干旱、嚴重干旱和水災、大水災、嚴重水災。長江流域旱澇災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極強,各地區發生不同程度旱澇災害的差異甚大。根據中央氣象局(現稱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主編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1470~1979年)資料,旱澇系列采用5級表示:Ⅰ級——澇,Ⅱ級——偏澇,Ⅲ級——正常,Ⅳ級——偏 旱,Ⅴ級——旱。長江流域100E以東地區有37個站點,經整理分析得出長江流域歷史干旱(Ⅴ級)和洪澇(Ⅰ級)頻率分布圖。流 域發生比較嚴重干旱的頻率平均為5.55%,中下游地區受旱機會高于上游地區,其中長江三角洲、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區干旱頻率高達9.0%以上,為全流 域最高干旱頻率區;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區,中心最高干旱頻率為7.0%以上。流域洪澇災害的平均頻率為7.97%,顯著高于干旱頻率。洪澇災害的地區分 布大體上與干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區普遍高于上游地區。在干流中下游和兩湖地區有一東西向的洪澇災害高頻地帶,其中鄱陽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荊江 河段為洪澇災害的兩個高頻中心區,中心頻率高達12.0%以上;長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漢江上游地區為第三個洪澇災害高頻區。上述洪澇高頻地帶和中心與初夏中 下游的梅雨雨帶、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帶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長江源:沱沱河長江歷史旱澇在時間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勻的。根據中國科學技術藍皮書第5號《氣候》公布的全國1000余年的“旱澇型年表”資料,經補充分析得出長江流域歷史干濕氣候和旱澇周期變化規律。一千余年來,長江流域經歷了三個大干濕氣候周期振動,其濕潤期和干旱期最短為120年,最長達220年,其間各包括3~5個小旱澇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長江進入新的濕潤氣候期。流域概況地貌由江源至河口,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三級巨大階梯。第一階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橫斷山區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第二階梯為云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第三階梯由淮陽山地、江南丘陵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流域內的地貌類型眾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許多山峰海拔達6000m以上,終年積雪。金沙江段河流強烈下切,形成約2000千米長的高山峽谷。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著名的虎跳峽全長17千米,落差達210m。金沙江在四川省新市鎮以上,只有部分河段可季節性通航。新市鎮以下進入四川盆地。兩岸為低山和丘陵,河谷展寬,水流平緩,可全年通航。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左岸有大支流雅礱江匯入。雅礱江,上游海拔在4000m以上,呈高原景觀,河谷寬闊,徑流以雪水補給為主。中下游高山峽谷,兩岸山高達1000~1500m,河寬100~150m。宜賓至重慶的川江河段,接納岷江、沱江和嘉陵江,這些河流的源流地區,地勢高峻,有的海拔達3000~4000m,到四川盆地邊緣地形突然下降至200~600m。岷江上游,屬高山峽谷,河槽多呈“V”形,寬50~100m。中游江口鎮至樂山段進入丘陵區,水流平緩,漫灘發育,個別河段河谷寬達數公里,江面寬155~500m,洲灘密布,水流分汊。下游為低山寬谷河段,河寬400~1000m。岷江支流大渡河,除源頭一帶為高原寬谷,下游銅街子以下為丘陵寬谷外,均為典型的峽谷河流。大渡河瀘定西南的貢嘎山,海拔達7566m,是長江流域最高的山峰。與大渡河谷地,直線距離不到30千米,相對高差竟達6500多m。沱江上游山區河段水淺灘多,流經成都平原時,水網縱橫,中、下游丘陵區河道彎曲,灘沱相間,水流平緩。嘉陵江上游深切崇山峻嶺,河谷狹窄,水流湍急,多灘險礁石,廣元至合川段,河道逐漸開闊,先流經盆地北部深丘,而后過渡為淺丘區,曲流和階地十分發育,比降變緩。合川至重慶段,河道經過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區,形成峽谷河段,谷寬約400~600m,水面寬150~400m,其間有橫切華鎣山脈所形成的“小三峽”(瀝濞峽、溫塘峽、觀音峽)。川江自宜賓至江津段,流經四川盆地南緣,兩岸為由紅色砂頁巖構成的起伏平緩的丘陵,河谷較寬,一般達2000~5000m。江面寬500~800m,沿河階地發育。江津以下河段,進入川東平行嶺谷區,區內由20余條近東北一西南向的條狀背斜山地與向斜寬谷組成。當川江穿過背斜時,形成了貓兒峽、銅鑼峽、黃草峽等峽谷。最窄的黃草峽下峽口江面僅寬250m。當川江經過向斜層時,又形成寬谷,江面最寬達1500m。自奉節白帝城至宜昌南津關之間近200千米河段,為世界聞名的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峽谷南岸山峰高1000~1500m。重慶以下南岸有烏江匯入。烏江流域地處云貴高原東部,主要為石灰巖地層,山巒起伏,巖溶地貌十分發育,多溶洞、暗河。長江出三峽過宜昌后,右岸有清江匯入。清江流域除利川、恩施、建始三個較大盆地及河口附近有小片丘陵外,其余均為高山區。兩岸大部為石灰巖,小部分為石英砂巖,巖溶發育,為高山峽谷河流。長江經過一段丘陵過渡,進入荊江河段北岸為江漢平原,南岸為洞庭湖平原,并有三口(以前為四口,其中一口現已堵塞)與洞庭湖相通。長江洪水通過三口向洞庭湖分流,洞庭湖是調節洪水的天然水庫。但由于多年泥沙淤積,洞庭湖日漸縮小,調蓄洪水的作用明顯減弱。荊江河道迂回曲折,水流平緩,屬蜿蜒型河道,經常發生自然裁彎,留下許多牛軛湖。荊江兩岸受洪水威脅嚴重,兩岸均有堤防保護,北岸為著名的荊江大堤。長江在此北岸有漢江匯入,南岸有湘、資、沅、澧四水經洞庭湖匯入長江。漢江上游穿行秦嶺、大巴山之間,高山峽谷間有河谷開闊的盆地。中游流經丘陵和盆地,河床寬淺,屬游蕩性分汊河段,下游蜿蜒在沖積平原上。四水上游一般為高山區,山高1000~2000m,河谷狹窄。中游為丘陵區,間有盆地,下游進入洞庭湖平原,屬沖積河流。其中沅水中游峽谷、盆地相間,最長的沅陵一五強溪峽谷,長達90千米。長江過九江市,右岸有鄱陽湖納贛江、撫河、信江、鄱江、修水“五水”后注入長江。贛江上游為高山峽谷,兩岸山高1000~1500m。中游河谷狹窄,形成贛江十八灘。萬安以下為山區寬谷,下游為濱湖平原湖沼。長江自城陵磯至江陰的1168千米河段,大部分流經地勢平坦的沖積平原,平原上河網湖泊密布。部分河段流經山地和丘陵,河谷寬闊,階地發育。河道呈藕節狀,時束時放,多洲灘分汊。江陰以下為長江河口段,全長約200千米,呈喇叭形。長江口潮汐屬非正規淺海半日周期,平均一個周期為12小時25分,平均潮差4.62m。平均總進潮量洪季大潮53億m,枯季小潮13億m。長江的潮流界汛期至江陰,枯季可達鎮江;潮區界汛期至大通,枯季可達安慶。長江年輸沙總量4.86億t。平均含沙量0.54k8/m3,還有一部分泥沙來自口外,全潮平
文章TAG:長江簡介

最近更新

  • 鼓翅鳴螽,這是什么蟲子

    這是什么蟲子這是鼓翅鳴螽。{0}2,請問這種螞蚱的名字叫什么啊幫幫忙蟈蟈小時候我吃過,那時候直接放點油,然后把螞蚱放下去炸,然后再放鹽,可香了呢。蝗蟲是一種對于農業畜牧業級高的害蟲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期待做某事英語,期待著做某事英語怎么說

    期待著做某事英語怎么說2,期待做某事英語怎么說1,期待著做某事英語怎么說期待著做某事是expecttodosthbeexpectedtodosth期待著做某事2,期待做某事英語怎么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核桃營養價值,吃核桃緩解疲勞和壓力

    2.只要核桃中的脂肪酸是亞油酸,就是人體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理想的護膚劑,4.核桃果仁含有亞麻籽油酸、鈣、磷、鐵,是人體理想的護膚劑,感覺累的時候嚼點核桃kernel緩解疲勞和壓力,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渣男的反義詞,人渣的反義詞

    人渣的反義詞2,dislike的反義詞3,渣男的反義詞是什么4,形容渣男的四字成語1,人渣的反義詞人渣——人才、模范人才渣人人渣的反義詞:精英、英雄、好漢、人才、能人。2,disl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兔子蛋糕,幼兔糧定量一日兩餐或一小把

    6個月以上,兔子:天目曹喜(不限量)成年兔糧(定量,一日兩餐,一小把)白開水(不限量)適量新鮮蔬菜水果,3個月以下兔子:紫花苜蓿(定量)梯牧草(不限)幼兔糧(定量,一日兩餐,一小把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世界最大的西瓜

    世界最大的西瓜我家產的205公斤{0}2,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美國阿肯色州的杰森·布萊特一家,培育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西瓜,重達144公斤。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中國培育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西瓜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小年什么時候,小年是哪天

    小年是哪天2009年1月18日{0}2,小年是多少號農歷12月23號,就是昨天{1}3,小年是幾月幾日農歷正月15臘月二十三,2007年是2月10日2月21號{2}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 新生兒鼻屎,新生兒鼻屎多可用魚肝油和生理鹽水軟化

    過一會兒孩子就會打噴嚏,帶出來鼻屎或者用鑷子或者棉簽蘸濕水幫寶寶取出來,保守治療一般局部使用滴鼻劑,服用鼻舒康片或鼻炎康片,問題分析:考慮鼻炎是鼻塞的癥狀,建議通過鼻內窺鏡確診,她 ......

    武隆區 日期:2023-0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邮箱| 海阳市| 岫岩| 获嘉县| 北海市| 泰安市| 囊谦县| 郴州市| 凌源市| 剑阁县| 南川市| 汕头市| 班戈县| 佛坪县| 娱乐| 都匀市| 英吉沙县| 任丘市| 尉犁县| 全州县| 颍上县| 石门县| 玉屏| 全州县| 峨眉山市| 章丘市| 沁源县| 宜兰县| 曲阜市| 闸北区| 黄陵县| 永川市| 新安县| 延津县| 宜章县| 肃宁县| 阿图什市| 万宁市| 巩义市|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