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面,鄭州無疑起到的作用遠遠大于西安的,是我國一座關鍵的交通樞紐型城市。感謝邀請!西安目前唯一低于鄭州的是GDP,西咸新區已經劃歸西安,大規模的招商引資給人的感覺就和當初深圳的發展一樣,產業結構上,鄭州發揮的是河南近億的人口資源,走的的勞動密集的加工業,私營經濟也慢慢起步;西安走的是高科技高技術的路子,起步比較高,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涉足的,整個陜西的人口也只有3000萬,它不可能象河南一樣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所以,私營這塊兒差一些。
1、西安經濟實力對比成都、鄭州,差距究竟在哪里?
相比較這三個城市,我們先要看國家給這些城市的定位是什么?成都和西安既是省會城市也都是副省級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而鄭州不是,只是河南省省會,一個地級市而已!城市定位鄭州輸。再看看總人口和經濟總量吧!成都1570萬人口,GDP是12100億元;鄭州960萬人口,7800億元;西安880萬人口,6200億元,
比GDP總量西安輸。但西安的悠久歷史和教育科技水平,另外兩個城市根本無法相比較,當然比經濟實力不能光看總量,人均才有說服力,人均GDP成都最少,成都輸。總體來說,三個城市各有差的一面!但相差不多,要說差距,也就是總人口的多少而已,人口多則總量高,這是基本常識!就像河南省一樣,一億人口GDP全國排名第五,但人均并不多,仍屬于窮省。
2、成都、西安和鄭州,如果只論宜居環境,哪里更強?
2010年11月底從成都出發去太原出差,火車翻過秦嶺,映入眼簾的黃土高坡寸草不生,老槐樹枝枒上有時能看見幾只寒鴉,山坡上時不時還見有窯洞住有人家,鐵路沿線鄉村全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和南方的青山綠水磚瓦樓房相比簡直以為是來到了兩個世界。車窗外天空灰蒙蒙,大地一片白花花霧茫茫,西北風呼呼的,在火車上還以為是雪鋪在地上呢?結果到了太原我又去了定襄才知道,原來地上是一層鹽堿,冬季就會起鹽霜,火車上遠遠的看上去還誤以為是雪,
后來我又去了內蒙、新疆天高云淡大地蒼茫,原野一望無際,荒涼的一個人影也看不見,沒瞧見一點綠色。偶爾能看見幾棵老樹上,光禿禿干枯的枝枒上,稀稀拉拉掛有一些紅柿,格外醒目,從成都出發時只穿了一件單層皮夾克,在車上聽太原人說下車會很冷,就從旅行箱里拿出防寒保暖衣穿在身上。剛下火車時還不覺得啥,走了一會在太原的街頭那叫一個冷啊!西風怒號,雙手雙腳直打哆嗦,清鼻涕直流,趕緊去到商場又買了一套保暖衣褲,帶帽加厚防寒服皮毛手套穿在身上才稍微暖活了一點,
大街上女同志全是羽絨服,長圍脖把半邊臉遮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只眼,分不清是年輕人還是中老人。最有意思的是,在有的長街上,馬路兩邊還能看見一排排,用塑料布搭起的賣菜棚五顏六色,馬車驢車騾車上裝滿了各種蔬菜,這在南方城市是難與想象的,可以說根本是看不見的。出差最后一地是內蒙古海拉爾市,后途經北京石家莊,河南,地理環境依然和陜西、山西、內蒙差不多,
3、未來十年,鄭州和西安哪個發展的更好,拒絕地域黑?
謝謝邀請!簡單說,西安與鄭州都是我國當前重點發展的中心城市。兩者相比較,鄭州的地理位置更加有優勢,因為它在京廣線上,且東面就是環渤海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經濟相對于西安要較活躍些。交通方面,鄭州無疑起到的作用遠遠大于西安的,是我國一座關鍵的交通樞紐型城市,而西安卻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有過輝煌的歷史。
那么近些年隨著我國大力發展中心城市的建設,這兩座城市的發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未來十年后誰發展更加快呢?這誰都說不好的。因為中國的經濟除了其本身經濟上內在運行的規律外,更多的發展是靠國家的統籌政策來發展的,誰得到國家更多的產業扶持政策,誰就發展的更快更好。尤其是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使原本在東南沿海以外貿為主的企業,也紛紛到內地設廠了,
4、河南鄭州,陜西西安,浙江嘉興,哪個地方的戶口含金量最高?
生活在嘉興的海寧市有七年了,感覺這個地方蠻不錯的。首先說說這里的環境,這里的人素質挺高的,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基本上見不到隨手扔垃圾的現象,都是扔垃圾桶,街道上干干凈凈,每條馬路都有人打掃;其次說說文化,有很多文人墨客,著名的金庸,王國維等等,文化氛圍很好,熏陶的每一個角落;再說說經濟,有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嘉興,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第四地理位置,是連接上海和杭州的必經之路,是蘇州南下寧波的咽喉之地,交通很便利,高鐵和高速網四通八達,離上海/杭州/蘇州/寧波都在一小時路程范圍之內,坐公交直接用支付寶刷二維碼;第五福利也很好,只要你工作在嘉興達到了規定的年限,按照當地的政策,孩子讀書等都不是問題,不說別的,去醫院掛號看病都比在老家便利,咨詢臺的護士有禮貌,親身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