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春分日期,“春分無雨是空年”影響收成。20年4月安徽降水偏少近6成,旱象露頭,20年4月,安徽全省平均氣溫15.7℃,較常年同期偏低0.2℃,全省平均降水量45毫米,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少近6成,是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少,20年4月份以來,安徽降水顯著偏少,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一些干旱。
1、安徽干旱嚴重,81天創紀錄無雨,你們那里天氣狀況如何?
七月下旬以來,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江西、安徽各地發生嚴重旱情,土地龜裂、水稻枯死、江河湖庫水位持續走低,部分地區出現群眾飲水困難,僅江西的受災人數就已達到466.3萬人。目前,兩省已先后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但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十天,江淮、江南中東部、華南東部降水仍持續偏少,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旱情持續,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九江市共青城市金湖鄉黃橋村的稻田平均無雨日數81天江西多項旱情數據創歷史記錄據新華社10月29日報道,今年7月中下旬以來,江西省的平均氣溫、最高氣溫、高溫日數、無雨日數等多項數據均創歷史紀錄。在7月16日至10月21日期間,江西省平均降水量僅110.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近7成,創歷史同期新低;平均無雨日數81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6.8天,創歷史同期新高;全省共有41個縣(市、區)的降水量創歷史同期新低,
“今年的雨季結束后,受到偏強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大陸暖高壓控制,江西的大部分地區長期維持晴熱高溫天氣,再加上今年影響江西的臺風較常年同期偏少,影響的區域偏小,對江西降水的影響有限,導致今年干旱情況與往年相比更為嚴重。”目前江西鷹潭貴溪市和余江區等地,當地群眾日常使用的水井已經基本干涸,出現用水困難,當地消防部門持續組織消防車輛送水入村,
安徽的大別山區、沿江江南和皖南山區部分地區也出現因旱群眾飲水困難。預測旱情仍將發展兩地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旱情嚴重,天公卻不作美,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預計10月29日至11月7日,江淮、江南中東部、華南東部降水仍持續偏少,氣溫繼續偏高,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旱情持續,氣象干旱還將有所發展,對晚稻灌漿成熟、油菜和冬小麥播種育苗等秋種工作不利,并將影響植被生態和蔬菜瓜果生產。
盡管近兩天江西多地出現降溫降雨天氣,但雨量較小,未來一周江西降水將持續偏少,比往年同期均值偏少近7成,目前,贛江、撫河、信江、樂安河等干支流的多個站出現歷史新低水位。江西省廬山市鄱陽湖湖區干涸情況圖片來源:新華社針對當前旱情,安徽和江西先后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把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擺在當前抗旱工作首位,全面細致摸排飲用水困難人口分布,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網、另辟水源、限時供水、應急送水等方式,力爭將旱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2、2019年春分日期,“春分無雨是空年”影響收成?接下來還會冷嗎?
2019年春分日期,“春分無雨是空年”影響收成?接下來還會冷嗎?今天就是21日,2019年的春分日,春天是春耕播種的季節,農作物要發芽生長,雨水是必不可少的,從一些俗語中就能看出春分雨的重要性、農民對春分雨的渴望,“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
而且雖說,春天天氣應該是比較暖和了,但實際上在國內不少地方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從立春后到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天氣也還是有些偏低,高于15°C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在10°C左右,所以不少地方春分前一般就先耕地,等天氣更暖和些再播種,不然氣溫太低,作物種子就算種了,種子/幼苗容易被凍壞的,浪費種子,浪費時間,
而春分之后晝長夜短,天氣暖和更穩定了,大部分的地區氣溫都回升很多,更適合播種,如果春分了還不下雨,地里的泥土太干燥,本來作物種子就干燥,播種后更需要吸收水分才能更好的發芽生長,卻因為缺少水分,沒能長出來或者長得弱小,存活率低;作物出苗都這樣了,后面的展葉開花結果更別想了。當然了,像一些南方地區比如鄉居小菜這邊,整個春天的天氣還算不錯的,除了驚蟄日有那么一周是不出太陽連續陰雨天氣,其他的天氣都還是比較好的,氣溫大都在15°C-20°C,所以立春后幾天不時的下雨,我們這邊有人就開始種耕種農作物了,驚蟄前,地里基本上都種上農作物了,記得當時拍了一個視頻,有網友還驚奇怎么驚蟄日,你們那邊的農作物都長那么大了?農民種地,氣溫要考慮,雨水也是很期盼的,要是我們這邊只是氣溫合適,不下雨,缺水,人們也不敢那么早種農作物的,而現在地里長出來的農作物還是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長得更快、更好的,所以“春分無雨是空年”是會影響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