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建檔立卡查詢入口
懷孕建檔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在懷孕8-12周做彩超,確定是宮內孕,且有胎心之后,可以去戶口所在地的婦保所建檔。
2、需要空腹做化驗檢查,包括血常規、血型、凝血功能、肝炎病毒、艾滋病、梅毒、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甲狀腺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如果發現孕婦有嚴重的疾病,不能繼續妊娠,就需要終止妊娠。
3、需要測量孕婦的血壓、身高、脈搏、體重等基本的生命指標。
4、立卡之后孕婦會有一本孕婦保健手冊,每次產檢的時候要攜帶。
5、懷孕12周需要做胎兒三維彩超,測量胎兒頸后透明膜厚度,注意NT是否正常。
6、懷孕早期需要口服葉酸,預防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
7、在懷孕早期和中期,一般需要每個月產檢一次,如果有高危因素,需要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懷孕36周之后,需要每周做產前檢查。
8、孕婦需要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和準生證分娩。
2. 山東省建檔立卡
2022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調整為每人每年320元。
享受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五保戶供養對象、重度殘疾人、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以及因病造成生活特別困難并經當地政府批準的其他人員,參加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按照規定予以代繳。不需要個人繳費!
3. 山東建檔立卡查詢系統登錄
首先由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已提出申請,再由鄉鎮干部會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包村干部開展入戶調查.釆集.核實相關信息。
然后再由村兩委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根據入戶釆集信息對申請農戶進行民主評議,民主評議的時侯要有詳細的會議記錄和視頻拍照,包括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發言記錄.評議結果等內容,參加人員必須在會議記錄夲上簽字并留有手印。
根據評議結果,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包村干部集體研究,確定貧困戶初選名單。
然后將初選名單在村內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一般為七天,村民無異議后,報鄉鎮黨委政府審核批準,,再在村里進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仍舊為七天,無異議后,再由鄉鎮報上一級扶貧辦復審,由各有關單位進行信息比對,把疑似問題反饋村,再進行民主評議,確認無異議后進行公告,公告期一般為五天,最后再正式建立貧困戶紙質檔案,將采集信息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現對貧困人囗的實示監測.動態管理。
4. 山西建檔立卡系統查詢
1、網頁搜索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以山西省為例),登錄網址,輸入賬號進入。
2、點擊首頁上面,學籍管理。
3、看左邊,綜合查詢-點“在校生查詢”。
4、輸入姓名,一定要是建檔時的名字。如果不知道名字也可輸入學籍號點身份證號,最后點“查詢”。
5、點“查詢”后出現學生信息,點擊姓名。
6、出現該生詳細信息,個人學籍號在學生個人信息頁面的的第一行,即可查詢出學生的學籍號。
5. 山東學生如何申請建檔立卡
1、首先要下載好支付寶,并且進行注冊及實名認證!這樣手機桌面都有支付寶軟件了!
2、打開支付寶軟件,在搜索欄輸入“山東電子健康通行卡”,就會顯示辦理入口!
3、進入健康通行碼,選擇通行碼申請,根據提示要求進行完整信息的填寫,并且全部信息一定要屬實!
4、自己的辦理好了以后,就可以選擇為家人代辦,輸入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就可以替孩子辦理建卡通行碼了!
5、全部完成以后,健康通行碼就申請成功了!需要出示的時候直接點擊通行碼出示及多碼出示即可!
6. 山東建檔立卡怎么辦理
山東建檔立卡戶2020學生有雨露計劃、無息貸款、扶貧教育基金等
7.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建檔立卡
專插本考完也會分批次填報志愿。建檔立卡批次僅限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格的家庭考生報考,如果你是廣東省戶籍的,你是否擁有建檔立卡資格,考試院會直接與政府連接查詢你的資格并向社會公示資格名單,只要你的名單在資格名單內,你就可以填報建檔立卡批次了。
8. 山東建檔立卡查詢入口官網
應該是家庭條件困難的考生
9. 山東建檔立卡學生查詢
1、打開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點擊“查詢”;
2、點擊“貧困學生查詢”;
3、點擊對應年度;
4、點擊“春季貧困學生查詢”;
5、選擇學校類型和在校情況;
6、點擊“查詢”即可。建檔立卡學生貧困補助的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
10. 山東建檔立卡咨詢電話
一是完善貧困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單獨納入低保兜底范圍,確保“應保盡保”。
二是全面落實特困救助供養政策,落實照料服務責任,對有進機構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做到“愿進全進”。
三是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補盡補”。
11. 山東建檔立卡戶查詢
在電腦上登錄“建檔立卡戶查詢系統”,然后在系統中中輸入自己的姓名以及身份證號進行查詢自己是否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