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消費水平與成都大致相當,比北京、上海的消費要低一些。
景點: 整體消費不高。來重慶玩,大多數都在主城區活動,多數必游景點如洪崖洞、磁器口、三峽博物館等都是免費開放的,其他景點門票也不貴, 過江索道單程20元/人、往返30元/人,上南山一棵樹看夜景30元。如去周邊的武隆或大足石刻一日游,消費會比較高,至少人均200-300元。
6. 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地址原來是哪里
重慶工商大學位于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19號
重慶工商大學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一所公辦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重慶工商大學是重慶市國際人文特色高校、重慶市國際交流合作示范校
7. 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地址?
1949年12月1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成立,首任市長陳錫聯,副市長曹荻秋。
8. 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地址在哪里
全稱是: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
重慶市股份制市級重點中學
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40年的重慶市立女子中學校。1952年,在重慶教育局鄧墾局長的親自關懷下,從玄壇廟遷址到涂山湖畔,更名為重慶市第四女子中學。1969年,更名為重慶市第四中學校。1997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改制為四川外國語學院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成為一所股份制、全日制、全封閉完全中學,是重慶市唯一一所股份制市級重點中學。
9. 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地址遷移了
第二章 引進的重點領域與對象
第七條 引進人才的重點領域:
(一)汽車摩托車、石油天然氣化工、裝備制造、材料冶金、電子信息、綜合能源等全市規劃發展的重點產業領域;
(二)全市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
第八條 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
第一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二類:
1.國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人選;
2.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前三名;
3.國家“863”、“973”重大科研項目主持人。
第三類:
1.國家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技術帶頭人;
2.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三名;
3.“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4.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5.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6.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7.“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8.“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
第四類:
1.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并在海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世界500強企業等單位具備兩年以上工作經歷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2.國(境)外經濟金融、科教文衛知名專家。
第三章 安家資助
第九條 引進人才調入(遷入)或柔性引進每年在渝工作半年以上的,由用人單位提供住房供其使用:
(一)第八條第一類人才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
(二)第八條第二類人才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
(三)第八條第三類人才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120平方米;
(四)第八條第四類人才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
第十條 引進人才調入(遷入)并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可享受一次性安家補助費。其中,引進到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所需經費由市財政和用人單位各承擔50%;引進到企業和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的,所需經費由市財政補助1/3、用人單位承擔2/3。
(一)第八條第一類人才安家補助費200萬元;
(二)第八條第二類人才安家補助費100萬元;
(三)第八條第三類人才安家補助費30萬元。
第十一條 引進人才在本市購買首套商品房用于本人居住的,免征契稅。
第十二條 在外留學人員(含香港、澳門地區)來渝工作或服務的,購買一輛國產小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第四章 分配激勵
第十三條 引進人才調入(遷入)本市的,按下列類別享受由市財政發放的崗位津貼:
(一)第八條第一類人才,每月崗位津貼為8000元;
(二)第八條第二類人才,每月崗位津貼為5000元;
(三)第八條第三類人才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每月崗位津貼為3000元,其余每月崗位津貼為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