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山東人,在上海的山東人有多少,咱不是戶籍警,不好統計,說不準確。在數萬年的遷徙中一支白種人從歐洲直接到了山東半島,大海終止了這部分人的遷徙,所以有了長島的大量白人化石,“山東朋友,那你在救援的過程中,拉回一輛車子,司機能給你多少錢,好在我的大腦靈光,好在我的車子還能續航,好在20多公里處就是咱貴州的興義市。
1、東北到底有多少人祖籍是山東的?
分地區,黑龍江祖籍山東的比例最多60p%,甚至80%,吉林50%到60%,遼寧40%到50%。在清末的黑龍江80%到90%的都是山東人,民國時期到解放后全國各地開發北大荒,山東籍比例下降,遼寧省遼東地區山東籍的占80%,遼西地區河北天津籍占80%,屬于東北山東籍比例最小的省,但也占大約50%。
2、山東淄博、蒙陰或者是沂源那邊姓公的人具體分布在哪里,是怎么形成的?
說到山東姓公的,我首先提醒大家搜索一位老山的戰斗英雄、一等功的獲得者公衍進同志,公衍進,〔1964年——1985年12月〕蒙陰縣公家城子人,1984年10月參加中共人民解放軍,1985年春隨部隊開赴老山前線參加對越作戰。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2日9時,作為突擊隊的公衍進帶領戰士向968高地發動進攻。
在沖鋒的道路上,公衍進頭部負傷,鮮血流淌了一地,在越軍企圖抓住他之前,他拉響了系在身上的光榮彈,壯烈犧牲,戰后,師黨委給他追記一等功。冒昧的說一句,若說錯了不喜勿噴,在中國,姓公的這個姓氏其實并不多,初步估計大概只有山東有這個姓氏。而這個姓氏在山東主要集中在蒙陰地區,其它地區就不知道了,2003年的春季,我曾隨單位的一個清洗隊前往蒙陰縣的一家肉食冷凍廠為其清洗冷凍設備。
在晚上吃飯時,跟本廠的幾個主要管理人員很隨便的聊了起來,飯間免不得問其高姓大名,對方自稱是姓公。開始并沒有太多的在意,因為在中國的姓氏里同音字有很多,單據公姓來講的話就有公、宮、龔、鞏等多音字姓氏,直到他說我們這個“公”姓是公家的“公”時,我們才恍然明白。這是另一人說,我們幾個都姓公,我們都是一個大家族的,別的地方不知道,只要是姓公的就是我們這里的,
這是我突然問道,有一個人你們認識不?我說以前有一個老山前線的戰斗英雄,犧牲了,是一個一等功臣,會不會是你們這里,因為在山東姓公的并不多!此人當即叫了起來:是有這么一個人,我和他是小時候的玩伴,我們一塊長大,叫什么公、公衍什么來?我當即點醒他,是不是叫公衍進?他說,對對對,是叫公衍進,怎么?你是怎么認識他的,你們戰友啊?其實我哪里認識公衍進同志,我只是非常喜歡關注在八十年代的那些戰斗在老山前線的英雄而已。
3、在上海的山東人多不多?
天南地北山東人,在上海的山東人有多少,咱不是戶籍警,不好統計,說不準確,但從山東走出的幾位上海市領導人,他們是山東人的驕傲,他們是:△劉學新,山東泰安人(山東青島出生),1963年12月生,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中央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主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2020年5月起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周慧琳,山東蓬萊人,1962年10月生,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教育學博士學位,曾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司長(主任)。
現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舒慶,山東青州人,1964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副總警監,198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督察長(兼),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兼),現任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督察長,上海公安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