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諸葛亮躬耕的南陽,因為歷史變遷,現在頗有爭議,主要是河南南陽與湖北襄陽之爭。《三國志諸葛亮傳》寫的很清楚,“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就說是這一條是鐵證,不管我們今天的學者,如何去論證,你畢竟是論證或者是旁證,我想更多的是癔癥,瑯琊陽都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沂南縣,這里是我的老家,在沂南縣城不僅有諸葛亮廣場還有諸葛亮雕像、諸葛亮城、諸葛亮紀念館、漢街、漢墓等景點,以漢歷史文化為主。
1、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呢?
說這個問題前先說說我自己吧,我出生在山東臨沂,在南京上大學,定居南京。現在說諸葛亮:出生在山東臨沂,在臨沂上學,后來隱居隆中,邊工作邊求學,再后來找了個好工作,開始在各地跑。不知道題主為何會有關于諸葛亮出生地的疑問,其實對于諸葛亮的出生地,無論歷史記載還是民間研究都沒有爭議,有爭議的是他的躬耕地,諸葛亮是個官二代,漢靈帝年間出生在徐州瑯琊郡陽都縣一個官吏人家。
瑯琊陽都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沂南縣,這里是我的老家,在沂南縣城不僅有諸葛亮廣場還有諸葛亮雕像、諸葛亮城、諸葛亮紀念館、漢街、漢墓等景點,以漢歷史文化為主,同時,沂南縣也是書法家顏真卿的祖居地。《三國志諸葛亮傳》寫的很清楚,“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諸葛家在瑯琊也算是望族,家族里不少人在外為官,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是泰山郡丞,差不多相當于今天泰安市副市長。
但是沒有帶妻兒赴任,諸葛亮兄妹生活在老家陽都縣,在諸葛亮8歲時,父親病逝于泰山,叔叔諸葛玄當時是劉表的手下,他請假回家先去泰山安葬了諸葛珪,然后又回老家探望侄子侄女。當時正逢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瑯琊一帶,諸葛玄就把年幼的諸葛亮兄妹帶上,準備接到自己那里去撫養長大,哪知道,就因為他請了會假,原本留給他的南昌市委書記兼市長(豫章太守)一職被別人取代了,諸葛玄只得帶著諸葛亮兄妹去荊州投靠劉表。
但是還沒到荊州呢,走到南陽郡諸葛玄就病的不行了,雖然當時有醫圣張仲景作為諸葛家的家庭醫生貼身照顧,諸葛玄還是死了,諸葛玄死了,諸葛亮不愿意投靠劉表,就帶著弟弟妹妹在南陽郡找地方隱居下來,這就是躬耕于南陽的來歷。一直到27歲,才被劉備聘請出山,成了劉備集團的總經理,至于諸葛亮躬耕的南陽,因為歷史變遷,現在頗有爭議,主要是河南南陽與湖北襄陽之爭。
2、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南陽諸葛廬”,可以證明諸葛亮是南陽人嗎?
河南電視臺《人物會客廳》欄目主持人朱葉采訪著名作家二月河關于南陽躬耕地之爭的文字實錄,供大家借鑒:朱葉:近兩年,全國各地不乏有對諸葛亮的躬耕地,有所爭議那么您對這個躬耕地之爭,有什么看法?二月河:諸葛亮確實是曾經在襄樊住過,但是他的躬耕地不在襄樊,就是他自己曾經講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那么就說是這一條是鐵證,不管我們今天的學者,如何去論證,你畢竟是論證或者是旁證,我想更多的是癔癥。
就是從魏晉時期爭到現在都沒有爭清楚的事情,突然地到了我們今天,我們沒有任何新的論證證實,沒有任何出土文物,沒有任何新發現的的資料,做佐證就能斷言襄樊是諸葛亮的躬耕地。我們的學者,不是拿了人家的紅包,就是自己的心理狀態出現了問題,李白曾經有一首詩,我今天不講我自己看待這個問題。“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你不要和二月河吵證,你去找李白去辯這個理,
3、東漢南陽為什么會出現張衡、張仲景、諸葛亮這樣的歷史文化名人?
東漢南陽是陪都,南都,帝鄉。光武帝劉秀打天下的開國元勛云臺二十八將以及三百六十五功臣,多出自南陽,南陽在東漢一朝王侯將相帝宅相望,由于光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仁慈的開國君主,東漢形成了以開國元勛家族為主的名門望族文化延續到唐朝而不衰,所以才會有南陽歷史文化的一個高峰期,在這一千年中,南陽歷史上出了七十多位宰相,二十四史中南陽300多位列傳人物大多出于這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