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陽江刀具制作快成了陽江的支柱產業了。加長的三菱軍刺非常有特色,裝上軍刺時槍長不足1米的八一式馬步槍,長度竟然超過了上軍刺的三八式步槍,有利于八路軍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每一種武器裝備的出現都有其背后的特殊背景,三棱刺也是一樣,也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更加側重于“敢于亮劍”的精神和作戰理論的模式下的特定的裝具。
1、陽江刀怎么樣?
現在,陽江刀具制作快成了陽江的支柱產業了。以前,陽江刀有個重要的特點,價格便宜,國外很多知名刀具企業的產品,陽江人按照產品照片大多能仿制出來,如果不是內行,根本看不出誰是正宗的。那個時候,陽江刀具做工還算精致,雖然熱處理不如正品那么好,但是其他指標和正品差距不大,有的高仿品,比很多正品還結實耐用。那時候,陽江刀可謂性價比極高,
當然,這些從法律角度來看,都涉嫌侵犯知識產權。一些喜歡國外刀具企業的產品的朋友,會用很低的價格買一個心儀的高仿品,也算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前提是他知道這是高仿品,不是正宗貨,但一些不法奸商,卻以這些高仿品冒充正品,按照正品的價格出售,從而獲取高額的利潤。這刺激了更多的人生產陽江刀具,品質也越來越差,決定一把刀的好壞,有以下幾個核心因素,刀材的選擇,是用1095鋼,還是S30V;熱處理工藝,以及研磨。
很多環節需要刀匠一人憑借工作經驗,手工完成的,所以,很消耗時間和體力。即使都是1095鋼,過愛用這種鋼材做出的刀具很多,但是性能不一,熱處理是關鍵,但是,現在一些陽江刀具作坊不講究這些,可謂蘿卜快了不洗泥,為了降低他們的成本,也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硬度和鋒利保持度都不行,敗壞了以前陽江刀具作坊積累下的好口碑。
2、八一式馬步槍的性能怎么樣?
關于八一式步槍的誕生,網上看到過一個傳說,先將其搬過來,再評論其性能,當然,是用自己組織的文字概括了,原文特長學術論文似的,1940年5月,八路軍副總司令員、副總參謀長、后勤部長等人,陪同劉鼎去軍工部上任部長,期間,4人4騎馬,在途中議論開了。“日本人欺負中國,就憑武器好,”、“要戰勝日本,要有人有槍,有的戰士槍都沒有,怎么打仗?”、“靠繳械,代價太大,也不可靠,還得自己造槍。
”軍工部長劉鼎,反復琢磨著首長的話,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唯有全力以赴,將軍工搞上去,才不辜負首長們縱馬送行一番情意,劉鼎在一所視察時,劉貴福正在設計新槍,那把新槍頗具特色,是劉貴福在延安時設計,工展會上獲獎的產品,最高領導人指示延安兵工廠批量生產的“無名式馬步槍”。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時,劉鼎聽劉伯承說起過步槍,有些國家單純追求步槍的射程,把槍管搞得很長很笨重,結果射程越遠,命中率越低,
劉伯承認為步槍是種近戰武器,只要能保證在200米以內射擊準確,越輕越靈巧越好。劉貴福以前只是憑經驗設計,不明白其中的理論依據,從劉鼎口中聽說了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對步槍的設計要求,感到獲益匪淺,對新槍的最終設計定型和量產充滿了信心,于是,劉貴福夜以繼日地開動腦筋,加緊新型步槍的設計工作,劉鼎部長建議,與中正、三八、漢陽造等步槍進行仔細比對,從中再挖掘其他步槍的優點,并特地送來上述樣槍,供劉貴福作為參考,并特別指出,刺刀很重要,肉搏時易操控。
劉貴福就設計了雙翹形不易碰撞刀刃的加長三菱刺刀,增加了步槍的保險裝置,簡化了工藝,減少了零部件,且縮小了零部件尺寸,減輕了全槍重量,保證了步槍性能優越,輕巧可靠,8月1日,建軍節那天,在射擊場上,新槍連續打了200發子彈,全槍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副總司令員接過槍,拉槍栓比劃刺殺動作,連說是把好槍,由于準星可以調結射擊偏差,副總司令就脫口而出:“天下第一準星”。
八一式馬步槍,誕生在太行山,從此人民軍隊有了自己的第一把制式步槍,采用了7.9毫米口徑,槍長尚不足1米,比一般步槍短100-200毫米,槍重3.36公斤,近似馬步槍,射擊時后坐力較小,但槍身加上軍刺時,長度卻超過了三八式步槍,有利于我軍拼刺刀展開白刃戰。槍托用核桃木制作,表面涂清漆,嶄新美觀,槍托內可以存放小型修理工具,有通條插在槍身內,金屬零件經過烤藍處理油黑錚亮,且準星可以調結射擊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