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生活了二十多年,認識很多廣東的朋友,默默想想,這些認識的廣東人的確很低調,沒有幾個高調的人。身邊都是很自私的人,說明很普遍,是個社會現象,那當然是社會的錯,首先,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地少人多,水稻一年三熟,其他無論種香蕉還是甘蔗,都必須付出很大的勞動力和精力,廣東海岸線很長,海邊的人謀生更是看天吃飯,生死不由自主,加上臺風每每肆虐海岸,廣東人又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地方,財富可能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1、感覺廣東人很低調,是不是這樣的?為什么?
在廣州生活了二十多年,認識很多廣東的朋友,默默想想,這些認識的廣東人的確很低調,沒有幾個高調的人。有一次同學聚會,一個同學的老公是當地有名的地產商,可是開車帶我們看看他開發的小區,沒有一句自我炫耀的話,也沒有一絲洋洋自得的樣子,雖然我是個窮鬼,其他同學雖然小有產業,但距離他們的財產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然不是說廣東沒有暴發戶,沒有調子很高的人,但總的來說,相對而言,這個判斷應該還是可以成立的。究其原因,我想這跟廣東的地理、生產方式和歷史文化大概關系密切,首先,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地少人多,水稻一年三熟,其他無論種香蕉還是甘蔗,都必須付出很大的勞動力和精力,廣東海岸線很長,海邊的人謀生更是看天吃飯,生死不由自主,加上臺風每每肆虐海岸,廣東人又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地方,財富可能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艱苦的勞作,培養了人刻苦耐勞樸實的性格,看天吃飯,則形成了禍福無定,尊祖敬神的傳統,其次,廣東自古都是以家族聚居的形式生活的,至少大部分地區是這樣,這與長江以北的地區是不同的。家族生活長幼尊卑有序,建筑也多是以家族為中心的建筑方式,不論是珠三角的大屋,還是潮汕成排的建筑,或客家人的圍屋、土樓莫不如是,
注重禮儀也成了這里的文化傳統。再次,廣東是中國近代工商業最早發源的地方,海外關系復雜,反而是對于權力相對疏離,商業講究和氣生財,人與人的關系也相對平等,奇怪的是,在民風低調的同時,廣東民風自古彪悍,所以,輕易不要高調,以免遭到意外之災。離中心遠,比較少權力的保護,人也會少一重傲慢,只是隨意想想,不一定就對。
2、為什么有些人吃飯很喜歡給別人夾菜,而有的人很自私,只顧吃自己的?
吃飯給不給人夾菜,是一種個人習慣或者行為而已,人們是不應該以此去推定個人是否自私的,喜歡給人夾菜,說明他熱情、愿意照顧別人,是好習慣,但不能由此證明他就不自私。個人認為,吃飯時給人夾菜是種好習慣,可以讓大家關系更融洽,氣氛更和諧,實話實說,外出酒樓吃飯時,我也喜歡給自己左右兩邊的朋友夾菜,但我覺得,給人夾菜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必須有公筷,否則一律不給人夾菜,因為用自己吃飯的筷子給人夾菜是非常不衛生的,也是很不尊重人的。
二是必須詢問一聲朋友是否喜歡吃,如果朋友不反對、表示喜歡吃,便可以夾,如果朋友說不喜歡那道菜或者已經夠了,便不再給人夾,以免造成朋友尷尬,值得注意的是,喜歡給人夾菜,證明此人比較熱情,能夠照顧別人,但并不能由此就斷定這人大公無私,一點也不自私。這種推定是沒有道理的,當然也就是不成立的,不喜歡或不愿意給人夾菜,說明他習慣于大家各自照顧好自己,不能由此證明他就是自私。
吃飯時不給人夾菜,并不是什么很不正常的情況,現實中,不喜歡給人夾菜的人,還是挺多的,甚至可能還多過喜歡給人夾菜的人,這是正常情形,不值得大驚小怪。為什么不給人夾菜呢?一方面,可能是這類人群不習慣照顧別人,習慣于自己照顧好自己,這也沒什么的,不該小題大做,另一方面,還有可能是這類群或許會認為吃飯時大家各取所需、自己想吃什么就夾什么,這樣會更好。
大家自由自在,無所拘束,各自照顧好自己,這也很好啊,也是完全可以很好接受的呀,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不給人夾菜來說明別人很自私,這是很不妥當的,同樣,這種推定也是沒有道理的,一樣也是不能成立的。結束語吃飯給人夾菜,純屬個人習慣和行為,在注意衛生和征得同意的前提下,照顧好自己左右兩邊的客人、給他們夾夾菜,是非常好、非常友善的行為,值得鼓勵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