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在全國率先推行工商營業執照“四十五證合一”,“三辦”改革,也讓武漢名聲在外,連國務院辦公廳都為武漢營商環境點贊。我在武漢,稅前一個月5000元,早上八點半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中午休息兩個半小時,周末雙休,買五險一金,武漢有東湖、黃陂、蔡甸等多處醉人的自然風光,更有武漢國際廣場、珞珈創意體驗城、群光廣場、武漢天地、楚河漢街、江漢路、徐東、街道口、中南、王家灣、光谷等多個大型商圈及購物中心。
1、有沒有在教育機構上班的,感覺怎么樣?
這個我有必要回答~我是兩年教育機構上班,現在目前是公辦學校老師~先不說工資待遇,如果讓我重新選擇,可能我再也不會當教育機構老師了,在教育機構我可以說比我現在還要認真負責,因為那個時候我毫無牽掛,一心搞教學。現在在公立學校還有很多別的不止教學工作要做,分了我的精力,重點說說教育機構感覺吧~我入職的機構不知道大家又可以聽說過,貝爾安親課后托管,怎么說呢,小學生課后托育這種事情關鍵還是要看家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并不是所有家長都很信任你,更多時候是質疑你的能力,也覺得你是為了錢,可更多時候托管老師并沒有掙到錢,而是老板,教育一旦商業化,它的本質就發生了變化,我們要有招生任務~還要有續班任務。
2、在武漢打工生活怎么樣?
武漢已經是準一線城市,湖北省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對武漢的發展又作出了力度空前的支持,其前景將是更加輝煌,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如果你離武漢近,又能在武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盡管薪水與沿海城市相比低一些,但是就自身條件和武漢發展前景看,堅持做下去,還是能夠安身下去的。就武漢目前房價來與北上廣深比,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生活成本上,如果年輕人到過所有的一線城市就會發現它們的共性:相差無幾。出行上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武漢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城市地鐵,輕軌已經形成網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好幾條了,城市圈已經初步形成,再就宜居城市來講,武漢應該最屬宜居城市,因為人應該逐水而居,武漢湖泊星羅棋布,長江穿城而過,漢水在此注入長江,城市綠化率不斷提高。
3、在武漢上班的你,每天通勤時間多久?
家住白沙洲佳兆業,工作南湖南湖山莊附近,我感覺這是全武漢最艱難的上班路程了,由于白沙洲和南湖中間有鐵路線,明明很近,卻變成了最遙遠的距離。如圖,圖1是公交線路,平均時長至少90分鐘。住這附近的應該都深有體會,從這附近去白沙洲大道只有烽勝路這一條主路(由于在修地鐵,有時是雙向兩車道,有時是雙向一車道),有著3條公交線,這三條公交線要承載著烽勝路將近10個大規模社區的居民上下班,上學放學,越來越多的私家車也是造成擁堵的很大原因,
上午9點上班,7:20之前必須下樓,和上學大軍一同爭分奪秒,作為基本是沒有的,而且有時候都上不去車,只能等下一輛。途徑武泰閘,公交線路比較集中的換乘站,所以前后幾站路都行駛緩慢,過了武泰閘走一段路是BRT能稍微提提速,再就是珞獅南路了,忽寬忽窄的路也會造成時不時的堵車。等到公司基本上沒余出幾分鐘了,圖2是駕車路線(烽勝路上三環,還歸功于軍運會,不然這條路不知道何時能通車,以前都是從白沙洲大道青菱高架上三環,要繞一下。
)基本上20分鐘以內可以到,比坐公交節約至少1小時,8:30出門也能提前到公司,再加上出門比較晚,錯開早高峰,路上車也比較少,也比較順利,武漢每天不一樣,城市在建設,向往它的燈紅酒綠,也要能接受它的“不堪”。我們的生活也和城市建設一樣,會通過努力變得越來越好,以前坐公交,騎電動車,總有一天會開上屬于自己的小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4、在武漢周末雙休,朝九晚五稅前月薪9000包中餐這個待遇怎么樣?
我在武漢,稅前一個月5000元,早上八點半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中午休息兩個半小時,周末雙休,買五險一金,管早餐和午餐。你這個待遇比我的好多了,我感覺你這在武漢算不錯的了,武漢工資水平普遍偏低,像我同事,扣除五險一金到手只有2500塊,他房租就要700一個月,再加上生活費和其它開支,勉強夠生活吧,不過工資水平也和行業相關,像我一個朋友在漢口那邊做金融的,一個月接近20000元,還有我老公的同學做互聯網的,一個月到手20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