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人愛說“中”,這個大家都知道。不要動不動就說誰是誰的祖宗的話,挑動地區矛盾無非只為了吸引話題,增加你的點擊量而已,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知會寒了多少人心,紅色所示為歷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區因此河南人愛說的“中”,其實首先是一種地域方面的意義。
1、有人說,百分之八十的河南人祖上來自陜西,你同意嗎?
說的都是商周之事,多是傳說,無法考證。我來說說幾個坑,請老陜們接好,第一,明末河南十室九空,洪武從山西河北遷人入中原,這個事里面可有老陜?二,清末回亂,白彥虎等人在陜甘寧屠殺漢人兩千萬,西安城內只留三萬回回,其他人等竟被圖滅,連黃帝陵都被掘了!戰后當時的陜西才有幾個人?772萬好吧!這里面大部分還是回民!然后1942年河南天災,500萬人西逃陜西,1960年300萬人西逃陜西,改革開放后河南外遷人口三千萬,陜西500萬。
這是幾個比較著名的事件,除了這些之外,小浪底建成前歷年水災西遷陜西的人口多少?清末民國歷次戰爭河南西遷陜西人口多少?截止2019-2020年度陜西人口3876.21萬!老鐵,我想問一句陜西人大部分從哪來的?不要動不動就說誰是誰的祖宗的話,挑動地區矛盾無非只為了吸引話題,增加你的點擊量而已,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知會寒了多少人心!最后說句題外話,90年之前在西安蘭州西寧銀川才有幾個綠廟,現在你再去看看,中午前穆斯林的誦經聲飄蕩在每條大街上!親愛的老陜們請搞好團結工作,莫讓悲劇重演!至于華夏歷史問題,不管是少了河南的青銅器還是少了陜西的兵馬俑對華夏來講都是致命的損失,至于誰先誰后的問題,誰大誰小的問題,誰強誰弱的問題,只要是華夏的,何必認得那么真呢!——豈不聞禍起蕭墻?,
2、襄陽人為什么說河南話?
提問題的聽著,襄陽話是不是河南話先聽聽看,襄陽綠色叫樓色,河南是嗎?襄陽鞋子叫孩子,河南是嗎?襄陽上街叫上該,河南是嗎?襄陽姑娘叫倆娃兒,河南是嗎?襄陽米飯叫干飯,河南是嗎?襄陽解放叫改放,河南是嗎?這樣的很多很多,不一一列舉了,你黑襄陽人說明你怕襄陽人,說明襄陽的強大。襄陽話屬西南官話卾北片,這是國家定的,
河南好像不是這么定的吧?既然不是何來河南話?還有襄陽滿山片野的水稻,河南是嗎?有人說襄陽愛吃牛肉面就是北方,那武漢愛吃熱干面是哪里?還有人說襄陽還種小麥和河南相近,那湖南大把小麥也和河南相近?襄陽話總體口音有些類似南陽話,方言卻一點相似之處都沒有,畢竟和南陽是山水相連,口音類似正常的不能在正常了,就如黃梅之九江話,宜昌之四川話,荊州之湖南話,沒什么奇怪的,拜托以后黑襄陽換個話題。
3、為什么有些河南人喜歡說“中”?“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哪些意思?
謝謝邀請!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人愛說“中”,這個大家都知道。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得長風帖里的“中”字這個流行于中原大地的“中”字,有三層的內涵,一、天下之中河南自古就是天下之中,最早出土的的關于“中國”這個詞,就是說洛陽的,洛陽這個地方,在周代,號稱“天下之中”。
宅茲中國銘文之后的漫長歷史里,以今天河南政區為核心的區域,就是“中原”所指代的區域,雖然河南位居天下之中,無險可守而致歷史上屢次“逐鹿中原”飲馬黃河,但是中原之“中”的地理空間意義是無法改變的。紅色所示為歷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區因此河南人愛說的“中”,其實首先是一種地域方面的意義,二、中庸之道《論語·庸也》有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在傳統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影響至深,而儒家思想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中庸”。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平和,是為中庸,中庸思想,也使得“中”這個字,具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內涵,三、質樸豪爽上文所言之特殊文化內涵,就是指“中”有“好”的意思。在河南話里,“中”就是有表肯定的——可以,同意之意,還有表示“好”“善”“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