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是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進行的,那一戶多宅怎么辦呢。現在農村宅基地確權,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多了怎么辦,農村一戶多宅的現象,不是通過確權能夠解決的問題,就是不給確權也扭轉不了這個事實,總之,如今農村對于宅基地嚴格實行一戶一宅制度,所以如果村民有一戶多宅上述不能確權的房屋,還是建議農民朋友一定要及早處理為好。
1、土地確權是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進行的,那一戶多宅怎么辦呢?
土地確權是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進行的,那一戶多宅怎么辦呢?在農村土地確權的過程中的“一戶一宅”是指農村宅基地的確權工作的原則。也就是在農村宅基地確權過程中,對于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農村房屋的宅基地進行確權,發給村民集體土地建設許可證,以此證明你所擁有的住宅的合法性,在農村,戶并非是一處房屋為一戶人家,“戶”的劃分是按照公安機關頒發的戶口本為準的,一個戶主下不管你有幾口人,都為一戶。
有的一戶人家可能只有一人,而有的幾輩人在一個戶口本下,也算是一戶,所以,這戶口本上的人數是沒有上限的,也沒有下線。在確權的過程中,農村一戶多宅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因為有的家庭由于繼承了祖輩的遺產,才會導致出現一戶多宅現象,而這種別人的贈與或者繼承的情況,屬于合法擁有,應該屬于在確權范圍之內,是要給予確權的。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一個家庭戶下,如果家里成員較多,可以向村里提出分戶申請,經過村集體研究通過之后,到公安機關進行分戶,子女單獨立戶,這樣一來,就可以分戶進行宅基地確權,以此保障農民利益。當然,分戶是在滿足分戶的條件下才可以分戶,如果達不到分戶條件,是不允許進行分戶的,像未成年子女、夫妻之間是不允許分戶的。
如果不屬于合法繼承等原因導致的一戶多宅,比如私下簽訂協議購買等情況不合乎國家的政策,是不能確權的,這種情況的房屋,在今后遇到農村拆遷或征用等問題時,就會因為沒有合法的手續,而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像這種情況下,還不如早日將房屋有償轉讓給達不到一戶一宅標準的同村村民,這樣也能減少以后的很多麻煩。總之,如今農村對于宅基地嚴格實行一戶一宅制度,所以如果村民有一戶多宅上述不能確權的房屋,還是建議農民朋友一定要及早處理為好,
2、現在農村宅基地確權,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多的怎么辦?
現在農村宅基地確權,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多了怎么辦?農村宅基地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盡管一戶多宅,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只要房子還在,有人居住,就應當依法給予確權,這是無可爭論的事實。農村一戶一宅,是土地法頒布以后推行的,現在農村一戶多宅的房屋,基本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對于私人的房屋是受法律保護的,有的農民早已經辦理了宅基地使用證,這個宅基地使用的證也是依法取得的,不可能實行新的宅基地確權,就否認了過去的事實,
大家都知道宅基地歸集體所有,但宅基地的使用權是歸房屋所有人,任何人不能因為超出了一戶一宅就應當歸集體,這也是法律賦予農民的權利。既然國家承認宅基地隨房屋使用,有房屋的宅基地就應當給予確權,農村一戶多宅的現象,不是通過確權能夠解決的問題,就是不給確權也扭轉不了這個事實。這些問題只能通過發展逐步得到解決,可以通過新農村規劃,或者新增建房屋嚴格審批,或者建新房拆舊房等等這些手段,慢慢走向一戶一宅的正確軌道,
3、一戶有兩個宅基地該怎么確權?
西門觀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是村集體,而且是國家無償提供給農民居住。這次宅基地確權,從時間上劃分兩個時間段:一個是1982年以前,一個是1987年以后,1982年以前,農村宅基地管理比較寬松,而且宅基地來源也比較復雜,有祖上留下來的,有后來自己建的,有的經過村集體審批,有的沒有經過審批,但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所以,在這次確權時,只要是1982年以前建造的房屋,無論是否超標,是否經過審批,只要與四鄰沒有爭執,都可以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