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大大提高襄陽在鄂豫陜毗鄰地區的名企占有率,為加快襄陽城市圈及輻射區建設提供重大支撐。襄陽與河南接壤,是歷來兵家在必爭之地,但是襄陽隸屬與南陽盆地,處在武當山和桐柏山交界地帶,作為省會城市必然需要發展,襄陽想發展成為二線城市就很難擴張,地域會限制其發展。
1、作為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隨州的經濟發展怎么樣?
隨州作為地級市。人口基數小,地域面積小。重點企業少,基本上沒有什么國企,大企業。隨州全靠目前的幾個企業,而且都是私企為主,所以不要埋怨自己。也不要跟其他的兄弟城市相比,埋頭苦干。自強自立,搞好城市建設。搞好招商引資,解決老城區的臟亂差問題。老城區拖了城市發展的后腿,只有整個城市的綜合發展。改變隨州的面貌,
2、襄陽的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感謝東津網友信任暨邀請回答:“襄陽今后發展會怎樣”這一話題,我的觀點如下~①依照2017年增速來分析,襄陽今后發展仍然強勁有力,若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長,最快可在2019年GDP突破5000億大關。②依托現有強勢產業增量以達到快速增長的要求,目前襄陽汽車產量已超過30萬臺大關,今后五年內只要能夠達到100萬臺,就有可能成為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同類城市第一名,
③加強自我完善,合理布局潛能。結合招商引資方面的信息得知,襄陽計劃今年招商引資突破3000億,落地投資大概2500億,這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④資料顯示,襄陽2018年力爭引入20家五百強或上市企業,有效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此舉大大提高襄陽在鄂豫陜毗鄰地區的名企占有率,為加快襄陽城市圈及輻射區建設提供重大支撐,
3、湖北省襄陽市會不會成為省會?
不可能。目前湖北省的省會是武漢,湖北省也是盡全力發展武漢,從GDP的比重中看,武漢占湖北經濟的40%,而緊隨武漢之后的襄陽和宜昌GDP基本上都是4000億左右,而如果說武漢直轄了,襄陽有可能成為省會城市嗎?先回顧一下歷史,建國初期的1949年,武漢被提升為直轄市。當年,全國共計有12個直轄市,包括南京、沈陽、大連等等,
武漢也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武漢是直轄市,那湖北省省會遷移到了哪?答案還是在武漢,武漢由漢口、漢陽和武昌組成。直轄市機關在漢口,省會機關在武昌,兩個機構在一個城市,相信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武漢做為直轄市可能只是短暫的過渡,所以沒有將省會遷走,但是當時也確實存在其他城市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條件都明顯不如武漢的現狀,這也是沒有遷到其它地方做省會的原因,
目前武漢在湖北省的占比太重,其成為直轄市的可能非常低,如果真的將武漢發展直轄市,湖北的省會到襄陽的概率也很低。首先是襄陽的位置,襄陽位于湖北西北部,作為省會城市的話,與湖北東部地區的相距比較遠,政治影響力會減弱,東部地區管理將會不方面,而就湖北的目前經濟現狀看,湖北東部的經濟發展前景比西部好,將省會遷到襄陽,那么東部的咸寧、黃石等地發展得不到重視,其結果是措施好的發展機會。
其次襄陽與河南接壤,是歷來兵家在必爭之地,但是襄陽隸屬與南陽盆地,處在武當山和桐柏山交界地帶,作為省會城市必然需要發展,襄陽想發展成為二線城市就很難擴張,地域會限制其發展,目前湖北的交通都是依托武漢為中心建立,襄陽只是武漢延伸的一只臂膀,而襄陽到宜昌等地的交通并不方面,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對全省的治理。而且宜昌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加上三峽大壩在宜昌,政治地位還要高襄樊一點點,所以宜昌也比襄樊有競爭力,不過連個城市都在位置和發展上有明顯的限制,所以都不會成為湖北的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