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在于地理和氣候條件,而是在于定位和規(guī)劃。我是廣西人我在廣東十幾年接觸的廣東人幾乎那個地方的都有,先說我們廣西廣西部分地區(qū)是說白話但是是本地白話就說我們(靈山)縣城和部分地方就是說白話但是確實和正宗粵語有點點不一樣但是還好彼此幾乎都聽得懂有的字眼讀法差了點而已。
1、廣東和廣西的白話有什么不同?
我是廣西人我在廣東十幾年接觸的廣東人幾乎那個地方的都有,先說我們廣西廣西部分地區(qū)是說白話但是是本地白話就說我們(靈山)縣城和部分地方就是說白話但是確實和正宗粵語有點點不一樣但是還好彼此幾乎都聽得懂有的字眼讀法差了點而已。再說廣東吧其實廣東也很多方言我認識的廣東同事有河源云浮湛江茂名梅州惠州陽春廉江甚至中山廣東方言也多陽春一部分說廣東話一部分說客家廣東話也是地方口音很重云浮的還好點肇慶的一部分說白話一部分說方言河源惠州梅州韶關(guān)更不用說了客家話我在中山十幾年沙溪這里的本地話難聽得懂中山也有部分說白話的好像但是我聽到都是本地話,如果說說廣東話最正宗的估計只有廣州了,其他地方口音大,最后總結(jié)下兩廣會說白話的很多,但是家鄉(xiāng)話不一定是白話,就這樣,
2、廣東和廣西在人文、自然地理等方面大至相同,為什么廣西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廣東?
廣西在省編制時,是全國聞名的模范省,變?yōu)樽灾螀^(qū)后就一落千丈,是廣西值得反思的嚴重問題。廣西首付南寧被很多廣西人稱為吸血蟲,沒有自身造血功能,柳州,桂林都要比南寧強,所以,很多對南寧早已憤憤不平,梧州曾經(jīng)是全國輕紡工業(yè)的重要城市,也是對港重要城市,在市場經(jīng)濟年代,具有重量級的身份。但是,壯府人喜歡唱山歌,喝米酒,好逸惡勞的思想天天有,不愿意工作,
大吹特吹: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幾次廣東加工業(yè)西部轉(zhuǎn)移中,廣西不愿接這個活,不愿當廣東的打工仔,把連接廣東的梧州,賀州,玉林徹底隔絕,也造成這些地方的交通在廣西中屬于最落后的地方,壯府把精力放在壯人居住地,把政策放在壯人居住地,這樣全盤皆輸,讓廣西撐著壯族自治區(qū)的大旗陪住改革開放,不知不覺落后了幾十年,
3、廣西和廣東地理、氣候類似,為什么經(jīng)濟差距巨大?
廣東的崛起是因為珠三角與港澳的近水樓臺,所以才有了傾國之力打造深圳這樣的大手筆。而有了深圳,夾在中間的東莞才有了更多的機會,而廣州、深圳電子產(chǎn)業(yè)的整體崛起,才促進了佛山、中山、珠海這些城市的電子電器業(yè)的井噴式發(fā)展,別說廣西了,深圳地位確立以后,讓江門和湛江這兩個曾經(jīng)GDP全省前三的城市都落寞了,尤其江門,經(jīng)濟體量曾經(jīng)連續(xù)十幾年位列廣東省第二。
但深圳的崛起帶動了東莞,廣州的崛起帶動了佛山,那么廣深佛珠的外圍區(qū)域有什么特別出眾的城市嗎?廣東給人印象雖富,但更多是因為珠三角核心區(qū)城市實在太強了,讓人們無暇關(guān)注非珠地區(qū),其實非珠很多地方跟廣西差別并不大。因此重點不在于地理和氣候條件,而是在于定位和規(guī)劃,若沒有港澳所在,廣東的重心未必是在珠三角。就像珠三角崛起之前,除了廣州以外,經(jīng)濟最強的是江門、湛江、茂名、韶關(guān)這些城市,反而外圍區(qū)域比珠三角還強,
4、在廣西和在廣東的最大區(qū)別是什么?
廣東2018年GDP為97277億元,全省常住人口11346萬人。廣西的GDP為18245億元,在全國31省區(qū)直轄市中排名第18位,約為廣東的五分之一,廣西常住人口4838萬,不到廣東人口的一半。造成這種發(fā)展的差距的真正原因是廣東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實行改革開放,廣東珠三角利用靠近香港、澳門開設(shè)特區(qū),短短幾十年,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fā)展成為國際有名的大都市。
2018年深圳的GDP總量為24221億,約占廣東的四分之一還多,比整個廣西一年的GDP還多,常住人口增加1253萬。2018年香港GDP為2845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4000億元,是一座與國際高度接軌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國際化的金融、貿(mào)易、航運中心和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jīng)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