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說法,臨安不是杭州,別說臨安,即使蕭山,和余杭也不是,另外傳統來即使拱墅區的康橋之類,也不是杭州。但行政上劃分,那么臨安,是屬于杭州的,作為杭州土著,談談杭州和下屬縣合并的個人感受,臨安市區,相對來說是臨安資源集中地,地鐵也接軌杭州市區,就是距離遠了些,這是投資臨安第二選擇之地3.臨安下轄的街道和鎮行政區投資前途還是欠缺的,短期回報不高,要下注長遠規劃,這個有難度。
1、現在有一種杭州有杭州人、蕭山人、余杭人和臨安人的說法,這是為什么呢?
看了這個問題,有點好笑,想到一句歌詞: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記得我小時候討論的是我們下城區怎么怎么樣,你們西湖區怎么怎么樣,哈!作為杭州土著,談談杭州和下屬縣合并的個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蕭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個鎮。當時杭州已無地可用,直觀表現是市轄區內無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邊發展的最好,順勢并了,無反彈,
然后是濱江區,蕭山的一部分,并進來時田地為主吧,拆遷賠償的,按當時不錯,也無反彈。再下去是蕭山吧,蕭山的當時的地位很高,全國縣級市gdp排前幾位的,心高氣傲,不太看得起杭州(這個和昆山和蘇州關系差不多),但是大勢所趨,也給并了,其實從蕭山官坊、民間抵觸都較大,但是10多年下來了,無論是地鐵、醫療,杭州對蕭山都相對傾斜,3條地鐵都經蕭山,浙二、兒保濱江院等等,不過本身經濟厲害,除了濱江區,融入感不強。
不過可以反思下,最近幾年為什么沒有濱江、余杭發展快,余杭融入極快,從早期的城西,到良渚、臨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補知識)發展的很快。余杭對于杭州,就象鄞縣對于寧波,基本就是包圍,后來的富陽,臨安,建區時間不長,看后面怎么發展吧,我估計還是走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這條路,畢竟山區占絕大面積。想想臨安天目山,居然撤縣建區,這真是佩服,
2、臨安戶口算不算杭州戶口?
我來回答吧,黑龍江人,2009年戶籍轉到余杭區。,民間說法,臨安不是杭州,別說臨安,即使蕭山,和余杭也不是,另外傳統來說,即使拱墅區的康橋之類,也不是杭州。但行政上劃分,那么臨安,是屬于杭州的,只不過,蕭山也好,臨安也好,余杭等等,這些新納入的區,好的政策,這些區是排除在外的,不好的政策是包含的。我去主城區半個銀行卡,甚至需要居住證或者養老保險,
3、臨安位于杭州西側,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這里涉及3個概念的臨安。1.青山湖最靠近杭州主城區,又是城西科技走廊連接處,這里作為科技城重點發展,背靠青山湖,環境資源優渥,地鐵等交通便利,這里應該是最值得投資之地!2.臨安市區,相對來說是臨安資源集中地,地鐵也接軌杭州市區,就是距離遠了些,這是投資臨安第二選擇之地3.臨安下轄的街道和鎮行政區投資前途還是欠缺的,短期回報不高,要下注長遠規劃,這個有難度!所以綜上所述,臨安最有投資前途的個人認為在青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