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繼續留在信陽,其實答案很簡答,因為和信陽熟了,和信陽人熟了,有了自己工作的圈子,習慣了信陽懶散的生活方式,會吃會玩,工資夠花,所以即使有不如意的地方,也很難割舍下信陽,再去陌生的天地去闖蕩了,而且信陽環境好,簡單一句我在信陽住慣了,我想這是大多數留在信陽的人留下的原因。
1、信陽周末自駕游去哪里好?
去南陽吧,估計你是信陽人,信陽范圍那些熱門的景點都有去過。南陽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有2000多年建城史,那里有“武侯祠”,坐落于南陽城西臥龍崗上,是諸葛亮十年躬耕隱居地,劉備三顧茅廬所在地和歷代祭祀諸葛亮所在地。歷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廬對策”的發源地,我在2016年自駕游去到那里,但見此處異常幽靜,古樹參天,碑林滿林,一派學究氣象,確定是諸葛亮創業前潛心鉆研學問的好地方。
2、最近幾年信陽變化大嗎?為什么繼續留在信陽?
關于最近幾年信陽變化大嗎?為什么繼續留在信陽,豫州記做以下解答,我雖不是信陽本地人,但是和信陽相處也有5年之多,對信陽還是比較了解的,那么最近幾年信陽變化大嗎?我感覺變化還是蠻大的,特別是羊山新區那一塊,變化非常大,可以說信陽由原來的小山城悄悄變成了一個小都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除此之外,信陽變化給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房價,從16年底開始,一個勁的漲,有人說是出山店水庫拆遷導致大批農民進城買房導致的,不管什么原因導致的,反正房價漲的厲害,
為什么繼續留在信陽,其實答案很簡答,因為和信陽熟了,和信陽人熟了,有了自己工作的圈子,習慣了信陽懶散的生活方式,會吃會玩,工資夠花,所以即使有不如意的地方,也很難割舍下信陽,再去陌生的天地去闖蕩了,而且信陽環境好,簡單一句我在信陽住慣了,我想這是大多數留在信陽的人留下的原因。不管信陽怎樣變化,我們都希望他越來越好,
3、武漢發展好了,河南信陽可以受到那些方面的經濟帶動?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看到這個問題我真的第一感覺是想笑,武漢發展好了對于河南信陽經濟方面會有什么幫助嗎?幫助個人覺得不會有太多,虹吸效應或許對于信陽經濟是更甚的傷害。武漢發展好了跟信陽有什么關系?武漢隸屬湖北其本身是要發展本省經濟為重,信陽屬于河南這屬于兩個不同的省份,本身來說湖北還有那么多地方需要進行發展,自己還管不過來哪里會管你信陽死活?所以個人覺得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找好發展的路子才是王道,
目前來看,湖北武漢和河南鄭州都屬于快速發展城市,對于周邊城市優勢資源的虹吸效應(人才、資源、企業)還會繼續下去,信陽距離武漢較近能盡量不被武漢虹吸就不錯了。武漢能帶動信陽的經濟嗎?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主要有三大產業支撐,對經濟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對于三大產業的帶動上,那么武漢能帶動信陽的三大產業嗎?我們來進行簡單分析,
根據數據顯示信陽2017年全年生產總值2226.5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0.6:38.8:40.7;可以看出信陽目前經濟的主要問題就是第一產業農業轉型升級緩慢,第二產業工業對于經濟拉動作用不強,第三產業沒有形成優勢。那么武漢對于信陽哪方面會有作用呢?第一產業農業(簡單來說就是信陽賣糧食給武漢),武漢本身就處于魚米之鄉,信陽有的大米和魚類資源在武漢來說并沒有相對優勢,個人覺得不現實,
第二產業工業(武漢在信陽投資建廠),當武漢這些城市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產業轉移是肯定的,但是肯定是現在省內轉移之后才會是省外,如果信陽隸屬湖北或許有機會,如今湖北的襄陽和宜昌都屬于重點建設城市,自己家孩子都喂不飽會管你信陽?第三產業(交通和旅游),鄭州鐵路局拆分后信陽鐵路屬于武漢鐵路局管轄,在鐵路交通方面武漢鐵路局給與一定支持是可以的(還需要湖北和河南兩省進行規劃);有消息稱信陽至孝感的城際鐵路兩省已經在規劃,還有寧西高鐵等,如果鐵路交通上湖北能夠給與支持個人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主要是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