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做事,低調做人是廣東人的優良傳統。廣東人這種禮輕心重方式很值得全國人民學習,我非常贊成廣東人過年發紅包的做法,這樣既不失節日的歡樂氣氛,表達長輩對晚輩厚重的愛;更能激勵晚輩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養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崇高品德,也是廣東人敢于在逆境中崛起,奮發圖強的一種偉大精神的傳承,我們都應該學習光大。
1、廣東明明經濟很發達,為什么廣東人的過年紅包只有2塊錢?
我湖南人,老婆廣東人。我覺得應該還算有直接發言權了吧,在禮金方面,夫妻雙方簡直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了。廣東這邊紅包叫利是錢,圖個吉利而已,我自己都收到過兩塊錢的,然后現在包出去的基本上五塊錢的,給老婆家人這邊,老人一般是111,168,188什么的數字,平輩以及小輩就100,50、20的,朋友同事辦喜酒以前就是100,現在200。
參加過有一個佛山本地的婚禮,禮金還退回了,開始以為是不是嫌少什么的,結果一問才知道這是當地習俗,有原封不動折一下返回來的,有返回一些帶8數字的,甚至還有超過你紅包返回來的!我自己娶老婆,才收了10000紅包禮金。然后丈人來新房做客時回給我們個幾千塊紅包,然后帶一堆東西,唯一一個要求就是當初買房時加了個老婆的名字。
2、為什么廣東這么富有,過年發紅包很小呢?
廣東人這種禮輕心重方式很值得全國人民學習!遇喜喪之事略表心意,不向其他省份人民相互攀比死要面子出禮和收禮行為,對于有良知人而言,收禮是一種負擔,你心里始終記掛著什么時間去回禮,回禮時還要加點禮金,很麻煩,心累!還不如一分不收,請非常要好的三朋四友、親人聚一下過個形式就好。同時,自己做到無論喜喪出禮一律100元表示表示,這樣對自己、對他人就無牽無掛了!當然,遭遇別人急事,還得拿多點錢!因為現實中,你出了好多禮金卻發現許多禮金收不回!無情無義之人太多!,
3、廣東為什么發過年紅包都是5、10、20塊的,大家是怎么想的?
沒有去過北京,不知道官大;沒有來過深圳,不知道錢多。在深圳,一個人幾個億可以一口氣買下一棟樓,南方最富饒肥沃的廣東,確實錢多得令人垂涎三尺、神魂顛倒。最富有的人,卻是最摳門的,君不見某些世界首富,一雙皮鞋穿了幾十年;一只手表戴了大半輩子;一件衣服穿了破幾個洞。不是沒有錢,是錢太多了,但是,錢來得不容易。
所以,沒有必要無所謂的開支得控制,紅包就一個意思,圖個吉利,為什么要包那么多錢呢?你一個月三千元工資,隨份子錢一個紅包800元,能夠包多少個紅包呢?而且人家幾個億身價,你是想湊個熱鬧還是想表現表現?高標準做事,低調做人是廣東人的優良傳統。當實在需要的時候,該出手時就出手,比如拿一塊地,比如投資實業。富豪10塊錢微信紅包,每個0.01元,大家搶了還感謝,蹭蹭好運,還不容易忘記,
4、全國各地春節紅包都在漲,唯獨廣東還是10元、20元的基數,你怎么看?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不斷拼搏,自強不息,奮發向上,是廣東人的精神,更是令我們十分欽佩的一種崇高品德,我認為現在全國紅包普遍都漲了,唯獨廣東還是10元,20元,這種做法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智慧的,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學習和深思的,我們更應該從中受到啟發和感悟,受到啟迪和啟示,過年了,許多地方都實行發紅包,而且互相攀比,越發越多,有的長輩,把發紅包作為對晚輩愛的表達;有的人把發紅包,作為自己財富的象征和炫耀;做這樣的做法,往往會毀了后代,孩子認為過年了長輩發紅包是理所應當的,豈不知這每一分錢的背后,都凝結著創業者,打拼者的智慧和血汗;都浸透著世事的艱難和心酸;而長輩在新春佳節之際,揮金如土,互相攀比的做法,就會滋生孩子自身自私的意識,養成被溺愛的習慣,對于塑選孩子完美的人格,培養自強自立,自強不息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是有千害而無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