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揚州的唐城丶宋夾城等古城遺址,揭示了揚州歷史的概貌。”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郡,改為揚州,這便是三國吳以后置于今南京市之揚州移至今揚州市之始,四、揚州的雕版印刷,從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后雕版印刷傳承至今的唯揚州,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治壽春,吳治建業。
1、揚州有哪些歷史文化底蘊?
揚州的文化底蘊很多,本人粗淺水平,恐難回復齊全,告知一二,僅供參考一、邗溝、古運河,春秋時代吳王為了逐鹿中原,開了古邗溝古運河,溝通了長江向北進入中原的航道,是世界文化遺產。二丶古城,面積五個平方公里多一點的古城,是揚州的歷史沉淀。三、揚州的淮揚菜,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種,開囯大宴首推淮揚菜,現在已遍及世界各地。
四、揚州的雕版印刷,從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后雕版印刷傳承至今的唯揚州,五、揚劇,揚劇已有上千年歷史,在上海、南京、鎮江、泰州及安徽鄰近的縣市都有愛好者,還多次搬上熒幕,拍成電影電視,出國演(映)出。六、揚州的玉器、漆器、通草花、剪紙等非遺文化傳承至今,享譽海內外,七丶揚州三把刀,除了菜刀享有盛名外,修腳刀也是了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八丶揚州的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等園林,具有江南之秀,北方之雄,九、揚州的盆景藝術,也是名震中外的揚派藝術。十丶歷代文人墨客歌詠揚州,書畫在揚州所遺存于世的精典作品,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李白、白居易,杜牧等太多詩詞大家,揚州八怪,數不勝數,十一、揚州的唐城丶宋夾城等古城遺址,揭示了揚州歷史的概貌。
十二、隋煬帝陵、漢廣陵王墓出土,豐富了揚州文化的歷史遺存,十三丶鑒真紀念堂反映唐朝和尚鑒真從揚州出發,六次東渡日本傳經講佛。崔致遠紀念館反映出朝鮮使者唐朝來華學習與做官,傳揚中華文化的歷程,普哈丁墓則是阿拉伯人來中國傳播穆斯林文化使者的見證。十四,揚州眾多的古寺廟,高旻寺丶文峰寺、大明寺、天寧寺、重寧寺、觀音寺等則組成了佛教丶道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傳承,
2、揚州歷史上屬于過安徽嗎?有什么歷史依據?
揚州作為城市,歷史上未屬于過安徽。揚州“春秋時屬吳,后屬越;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楚漢之際分置東陽郡,漢初屬荊國,后又屬吳,景帝更名江都國,武帝更名廣陵國。”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郡,改為揚州,這便是三國吳以后置于今南京市之揚州移至今揚州市之始,作為大行政區的“州”,揚州曾統轄過今安徽省部分地區。
漢武帝置十三刺史部,揚州為其中之一;東漢末年,刺史部變為大行政區,職權益重,揚州轄境相當今安徽省淮河與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省英山、黃梅、武穴,河南省固始、商城等縣市之地。東漢治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移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治壽春,吳治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