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某些自大的客家人,沒有任何人會把客家話當成廣東話。廣東白話粵語說的最多的就是廣東地帶了,基本朗朗上口的就是,到今天,粵語以及客家話成為了廣東境內最重要的方言,作為這么親密的關系,有相同的“DNA”并不奇怪,和廣東朋友說說心里話吧,可能我的問答又會引起眾位的爭執。
1、為什么粵語廣東話的代表應該是客家話?
除了某些自大的客家人,沒有任何人會把客家話當成廣東話。粵語者,特指以廣州話為標準音的廣府白話,涵蓋港澳,兩廣及海外,粵劇,也是特指以廣府白話唱就的嶺南戲劇曲藝,提到粵菜,也是指以廣府順德地區為代表的菜系,客家人所說語言稱為客家話,潮汕人所說語言稱為潮汕話,只有廣府白話被稱為粵語,即使到了國際上,Cantonese也是特指廣府白話,某些小丑想要混淆視聽,顛倒黑白,那是癡心妄想。
2、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哪種才是歷史最悠久、最正宗的“廣東話”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廣府、客家、潮汕三民系先祖都是來自北方南遷的移民,廣府民系下廣東帶了雙筷子,擇水而居,為生活打拼的同時,又會享受生活,所以也打造了馳名中外的粵菜;客家民系下廣東,帶了本書籍,他們重文重教,好學之風濃厚,所以在政界很有影響力;潮汕下廣東帶了套茶具,而且他們的文化傳承的也很好,小小的茶具蘊含文化,蘊含商機,蘊含大世界!談到廣東三大方言這個問答論悠久或起源,廣東網友不免會有爭論,這也難怪,我看過的版本學術界也眾說紛紜。
也是借這問題,我也想聽聽廣東朋友的認識,當然我得把我個人的了解來回答下此問答,不對請各位多包涵、多指教!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現階段,在廣東講粵語人數超過6500萬人,全球有1.2億人使用粵語,說起講粵語的廣府民系,可追溯到秦朝。秦始皇三征嶺南那段歷史,那時兩廣地區土著稱百越,
這幾場戰爭打得異常艱苦,平定嶺南之后,為穩定嶺南局勢,秦軍留下三十萬軍隊在嶺南就地安置。秦始皇還為此征得15000名無夫之女過來做軍婚,這批秦軍將士就是廣府民系最早的先祖。所以粵語也是那時形成最早的起源,客家話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在國內也分布很廣,口音比較雜,在廣東客屬地區可分為,梅州話、惠陽話、惠州話、涯話(粵西片)。
在廣東有超過2300多萬人講客家話,主要分布在粵北、粵東、粵西部分地區,在廣東客家人最早來廣東的先祖,可追溯到南北朝的客都梅州的人文鼻祖程旼。程旼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據我了解客家話在南宋時初步定型。潮汕話又名福佬話、學佬話、河洛話、正確的其實叫潮州話,是廣東潮州人(潮州府八邑籍)的母語,覆蓋范圍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全境,也包括豐順,惠東,汕尾也講潮汕話。
另外廣東有2000多萬人講潮州話,海外還有1000多萬華僑講潮州話,潮汕話我的了解是古閩南語一種子方言。潮汕話形成是在宋代,是十幾萬莆田人為避戰亂,遷徙到潮汕地區。逐漸形成了潮汕方言,在廣東,除去普通話,粵語是其通用語言。按其歷史和影響,粵語才是主流語言,和廣東朋友說說心里話吧,可能我的問答又會引起眾位的爭執。
其時我感覺完全沒有必要,就像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三民系的朋友互相包容,攜手共進多好,廣東能有今天的矚目的成就,都是廣東人奮力前行的結果,也離不開外省朋友的貢獻。其實我對廣東讀者的素養是喜歡的,我粉絲最多也來自廣東,期待你們理性團結,不要被些言論帶偏,網上大家都懂得,什么人都有。好了,我的問答說錯之處,請指正,請各抒己見,
3、粵語與客家話的關系是怎樣的?為什么這兩種語言相同詞匯那么多?
要說客家話跟粵語的關系,可以這么說,東北話和北京話,閩南話和閩北話一樣,就算不是鄰居,也是相距不遠,說成是“親戚”也不為過。既然要了解粵語以及客家話,那么就要從發源上找根本,客家文化起源:嶺南客家是屬于漢族的一個大分支,還是屬于漢族序列,只是很多人為了區分就有了客家人這一個說法,客家文化是屬于遷徙而來的,起初起源于嶺南一帶,不管是國內的客家人還是國外的客家人,都跟嶺南地區脫不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