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集中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殷墟。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在清朝末年被大批量集中出現,證明了中國古代文字在3600多年前已經定型了,(周原出土甲骨文)學者們認為,商代甲骨文今后仍有可能繼續在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遺址出土;并且,也很可能在鄭州、安陽以外的商代某諸侯方國之中心地帶出土。
1、“甲骨文”的發源地和中心在陜西還是河南?
中華文明起源于黃土高原渭水流域,甲骨文的發源地和中心無疑也在陜西。1983年,陜西考古工作者在西安西郊斗門鄉花園村的原始社會遺址,發掘出的一批原始先民刻寫的甲骨文,也有力的印證了這一點,1985年《文匯報》這樣報道了這條消息:這是自一八九九年我國首次發現甲骨文以來一次重大發現,這一發現,把中國人最早使用文字的歷史向前推進到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前。
1986年5月1日《人民日報》《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刊登文章《中國迄今最早甲骨文在西安出土》,新華社、《新民晚報》等以《陜西發現原始先民甲骨文,中國文字起源又有提前》為題刊發報道,1987年3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西安龍山文化遺址出土原始甲骨文實物,中國文字歷史提早千余年》,《西安晚報》則具體報道了“省考古所在長安區花樓子龍山文化遺址發掘骨刻龍山文化遺物”。
2、有人說甲骨文出土在陜西,是真的嗎,你怎么看?
甲骨文最集中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在其它地方也有發現。安陽小屯殷墟發現的甲骨有10萬片之多,其中,從1928年開始發掘到1935年因抗日戰爭被迫中止,共發掘出有字甲骨24918片。1950年至1991年,又在小屯及附近恢復進行發掘,又得有字甲骨6243片,以上共3萬多片有字甲骨均是出土于河南的殷商甲骨文。
除此之外,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陜西、山西陸續有字甲骨,其中,1954年,在山西洪趙縣坊堆村周代遺址發現一塊有字卜骨。1956年,在長安豐鎬張家坡西周遺址也發現有字卜骨,1975年,在北京昌平縣西周燕國貴族墓地也發現有字甲骨。1977年至1979年,在陜西岐山、扶風間的周原遺址出土甲骨17000多塊,其中,有字甲骨300多塊,
3、甲骨文為何只在安陽出現,其他地方到現在無一片發現?
(殷墟武丁大龜)請恕冒昧,題目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甲骨文,最早發現于安陽殷墟,而且,出土的甲骨也最多,但是,其他很多地區已相繼出土了刻有“契文”的甲骨。網上有個別人質疑甲骨文是造假,這就屬于缺乏最基本知識的虛妄之說了,1899年,時任國子監祭酒的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藥店買來的“龍骨”上有類似文字的痕跡,于是,在初步鑒定后,先后從古董商人那里買來了1400多片甲骨。
羿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王懿榮投井自盡,1902年,王先生的長子王翰甫將家中1000多片甲骨賣與劉鶚。劉先生將其與自己收藏的合計5000余篇甲骨,在羅振玉先生“竄拽”下,編成了《鐵云藏龜》一書,為殷墟甲骨的首部著錄書籍,第二年,孫詒讓先生據此書,著成《契文舉例》,1904年付梓,是為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1906年,任學部參事官的羅振玉亦開始收集甲骨,1910年,著成《殷商貞卜文字考》,書中指出,安陽小屯甲骨實為殷商遺物。1914年,王國維在研究甲骨文后,在《古史新證》中,明確認定小屯即殷墟所在,1915年,羅振玉自日本返國后到實地考察,以一人之力收集甲骨30000余片。其在研究基礎上,先后撰成《殷墟書契》《殷墟書契前編》《殷墟書契菁華》《殷墟書契后編》《殷墟書契續編》《鐵云甲龜之余》《殷虛古器物圖錄》等著作,開創了甲骨學的先河,
(殷墟墨書甲骨卜辭)1928年之前,民間私人挖掘甲骨逾30年,重要的大致有9批。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一些人在這個時間段買走了大量出土的甲骨,在各國被收藏的甲骨按多少計,依次為日本、加拿大、英國和美國,另外,蘇聯、瑞典、法國、瑞士、德國、韓國、新加坡等,也收藏有少量甲骨,1928年,民國中央研究院成立了歷史語言研究所,下轄考古組,李濟先生任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