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部門在2018年就已經出臺對已經被錄取但是不入學報到的考生相關懲戒措施。我們再來看看考生被錄取后的注意事項,河南省作為一個高考大省,但是又因為河南省高等教育資源又相對全國其他高考大省來說是嚴重偏少的,所以在河南高校招生名額是相當寶貴的。
1、河南2018年考生被錄取卻不想上,怎么做才不影響檔案和明年高考?
很想問一句,既然現在不想上,當初為什么要報?既然被錄取了,為什么又不想上?前幾天有粉絲給我留言:朋友家孩子非清華不上,第一年考試差2分,信心滿滿地去復習,結果今年高考差得更多。看來,復習并非就是保險箱,也不是最佳選擇,特別是對于河南,高考大省,今年河南高考人數已經逼近百萬,明年呢?也許壓力更大。據我所知,有幾個去年復習的孩子,復習了一年確實是提分了,但是分數線漲了,依然沒能錄入理想的院校,你說這種情況怎么辦?復習有風險,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河南對于被錄取考生的失信懲戒,確實讓很多考生傷神。我們再來看看考生被錄取后的注意事項,可見錄取后不入學,將對以后就業升學產生不利影響。有的考生鉆政策的空子,建議入學后再辦理退學手續,回來復讀,這種做法是可行的,但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首先入學后不可能馬上退學,要等學籍注冊了以后才能辦理退學手續,這樣的話,從時間上看,高中已經上課一兩個月了,再回來復讀,學習進度會趕不上。
再者,大學選擇退學要辦理退學手續,等審批后,才可離校,如果審批手續遲遲下不來,怎么辦?大學開學交了學費,住宿費,辦理了各種證件,都是需要花錢的,再加上來來回回的車費,住宿費,都算在里邊的話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是不是資源浪費?雖然用這種做法,可以避過被懲戒的風險,但是自己也相應有較大的損失,所以,盡量不要鉆政策的空子,錄取了,就踏踏實實地上。
2、河南省有嚴懲失信考生的政策,被河南高校錄取了,不想去,會不會有影響?
如果你是河南考生,自然有影響,如果不是河南籍考生,影響并不大,甚至說沒有任何影響,河南嚴懲失信考生,只是真對河南籍考生被高校錄取,選擇復讀的考生對于被高校錄取,因為學校原因,因為專業原因,不去上大學的比例不會低于百分之一點五,被高校錄取,不去上大學,不僅僅浪費了招生計劃,還失信于大學,河南因為考生數量全國第一,好大學太少,復讀越來越嚴重,河南真對考上大學,選擇復讀的考生嚴懲,符合河南的實際,也符合沒有機會上大學的考生利益。
除了河南,還有個別省也對有關錄取考生,放棄上大學,選擇復讀有限制,不過沒有河南嚴重,河南只是限制了復讀生填報志愿的數量,并不會影響復讀生選擇上大學的機會,何況復讀生因為復讀成績的提升,對于限制復讀生減少志愿計劃,影響不會太多,河南的嚴懲,事實上沒有多少意義。復讀生問題,每一個省對策不同,有些省對復讀生同等待遇現在對于復讀生,除了河南限制多以外,其他省只是象征性的限制,
過去對于復讀生,軍校限制比較多,其他高校對于復讀生沒有限制,現在軍校也逐漸取消對復讀生的限制,除非高校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要求不要復讀生,復讀生和普通應屆生沒有本質的區別。對于這個問題,只要你不是河南籍考生,放棄河南高校,對你沒有任何影響,如果是河南籍,肯定有影響,考生考上本科高校,選擇復讀的不少,說實話,浪費了招生計劃,也影響其他愿意上大學的孩子,如果沒有考慮清楚,就不要胡亂填報志愿。
3、19年河南考生已被錄取,但又想去復讀,怎么辦?
河南省教育部門在2018年就已經出臺對已經被錄取但是不入學報到的考生相關懲戒措施,河南省作為一個高考大省,但是又因為河南省高等教育資源又相對全國其他高考大省來說是嚴重偏少的,所以在河南高校招生名額是相當寶貴的。如果考生已經被錄取,但是選擇復讀或者其他出路,不僅浪費寶貴的招生名額,而且還浪費高校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