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閱讀兒歌、童謠、淺顯古詩詞,拓展想象力,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之美,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參與文本閱讀,體驗和感受文本,2.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結合上下文和實際生活理解文中單詞和短語的含義,在閱讀中積累單詞和短語,8.認識課文中常見的標點符號,初中語文新課標對閱讀的要求1。
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真正實現三方溝通對話。教師與教材的對話應該是學生與教材對話的引導,而不是替代。文本閱讀是一種獨立的、動態的、個性化的活動,教師不能用自己的閱讀感知代替學生對教材的感知。杜威說知是行,不是看。對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知識結構進行學習、感受和思考的過程。只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有價值。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參與文本閱讀,體驗和感受文本。營造平等、尊重、自由表達的學習氛圍。學會理解課本不是老師一個人教的,而是對話生成的。
2、新 課標對 初中 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初中語文新課標對閱讀的要求1。熱愛閱讀,享受閱讀,2.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會默讀,不要發出任何聲響,也不要指讀,4.借助閱讀材料中的圖片進行閱讀。5.結合上下文和實際生活理解文中單詞和短語的含義,在閱讀中積累單詞和短語,6.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和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活,對感興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于與人交流。7.閱讀兒歌、童謠、淺顯古詩詞,拓展想象力,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之美,8.認識課文中常見的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聲調,9.積累你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背誦50首優秀詩歌,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10.對書籍的熱愛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