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在上海別說男的,女的也不是大齡。基本上,男的出房子的話,女方出車出房子裝修家具和酒席婚禮費用,有的還會有現金陪嫁,上海有這類人但很多都不屑這樣,因為上海父母開放包容,十幾年前就有熟人戀人被她們父母完全認可可以在任何一家同居,能找到合適的有共同思想有共同語言能生活在一起的收入和自己基本相當不會拉低自己生活水準的想結婚也可以。
1、現在的大齡單身女青年多嗎?為什么?
謝邀!現在大齡女青年多嗎?為什么?這個問題小焦來回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單身男女人數已經快超過2億,2013年的時候,全國獨居人口已經達到14.6%,這意味著超過5800萬人在一單獨生活,單身群體日益龐大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根據調查,單身男女里面,單身女青年的數量多于單身男青年,而比較奇怪的是,女性多是“主動”單身,男性多是“被動”單身,
這主要是因為男性大多是因為經濟原因等在外因素找不到對象,女性更多是由于自身想法等原因不愿意找對象。在這其中,單身女性中占比較大的是現代都市女性,她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而且他們總體經濟狀況是高于男性的,而單身男性更多是“掉車尾”的男性,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單身呢?小焦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一是女性獨立意識越來越強。
傳統觀念認為男女雙方中女性地位低,嚴重依賴于男性,鑒于這種狀況,很多女性不愿意讓男人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選擇單身。而是女性眼光越來越高,因為女性越來越獨立,所以她們看不上經濟收入比他們低的、能力低的男性。三是女性覺得男性自我滿足沒有沖勁,有人說畢業后還是想找有事業心的老公,但是很多男人滿足于自己現有的工資,年紀輕輕的沒有野心,沒有沖勁。
四是女性希望嫁一個有錢人,這應該是女性最普遍的想法了,很多女性認為要么男人自己有錢要么家里有錢,這樣才能滿足她婚后的物質生活需求。五是被愛所傷,無心尋找另一半,很多女性在經歷幾段感情之后,發現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是渣男,失去了談戀愛的信心,寧愿一直單身也不遠去觸碰那傷人的愛情。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里,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2、江浙滬這么富裕,但大齡未婚青年很多,全國有多少女人愿意嫁到這里生活?
謝邀請。本來不想談這類會惹爭議的話題但還是簡單說說上海一些(每個人環境不同可能都有片面性)情況,江浙滬在國內是富裕的地區,就拿上海蘇州杭州這三個代表城市來說2018年人均GDP都超過二萬美元,三地凈資產過千萬有53.2萬人左右(實際只會更多,中國隱形的人群非常多,都懂的)占全國27%。回到問題話題,大齡青年為何多?首先我不知道江蘇浙江情況只能拿上海情況簡單說下,
非上海不少地區對大齡的理解和上海就不同。我認識個陜西女孩28歲未婚,她對我說,她的年紀在家鄉就是大齡剩女,對象不好找,當地男的都想找20來歲的,她這兩年過年回家鄉都被母親逼著相親,有年紀和她差不多大的男的問她能不能結婚后回家鄉不工作只帶孩子?她氣著告訴我,那男的收入不到3千,居然能說出這話,怎么養她!這日子會過成什么樣?!她現在的收入月均2萬。
兩年相親沒個能談成!再說下,她相貌是不錯的,28歲在上海別說男的,女的也不是大齡。我以前鄰居兩男的都是36-37歲結婚的,他們老婆都是32-34歲,說句實話除了結婚早的(本地人結婚早例外)大家普遍思想~世界這么大,還沒玩夠了干嘛急著結婚!上海的父母會催婚,但沒有外地那種樣子,你真的不想結婚,他們就會放棄再也不提或極少再逼婚。
除了結婚晚對大齡定義不同外,是上海的開放包容程度,在上海有很多的同志和拉拉是公開生活在一起的。我以前熟人圈就有多個拉拉都不會去結婚,外地同性戀可能還停留在父母逼婚就圈內假結婚或者騙圈外人假結婚再離婚,上海有這類人但很多都不屑這樣,因為上海父母開放包容,十幾年前就有熟人戀人被她們父母完全認可可以在任何一家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