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達許昌,當時許昌被稱為許縣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丞相的職位。△劉永治,河南許昌市鄢陵人,解放軍上將軍銜,曹操是東漢末年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今天,在曹操故里,發現了曹操家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祖父曹騰的墓,已被歷史證明是真實的。
1、三國許昌在哪里?
許溯華夏千古都,昌臨故土城。三國時期的許昌位于今河南省許昌市,又被稱為蓮城,管轄兩個市轄區,兩個縣級級市并且有兩個縣,總面積達到4996平方公里。三國時期曹操在此厲兵秣馬,成為一方諸侯,逐鹿中原,通過截獲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征呂布、滅袁術,戰袁紹,逐步統一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權。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當時的哪個州,筆者認為,當屬于豫州,
首先對比地圖難發現,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豫州。曹操發源于許昌,四處征戰,當時的許昌屬于潁川郡、豫州,當時的長社縣、穎陰縣、許昌縣、鄢陵縣都屬于潁川郡,三國時期許昌位于現在許昌市東南十五公里左右,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區。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達許昌,當時許昌被稱為許縣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丞相的職位,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受禪讓稱帝,就是在許縣,因為曹魏的根基昌于許縣,于是曹丕把許縣改名為許昌,而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其次許昌市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董卓禍亂朝綱,遷都長安,洛陽也化為一片廢墟,而曹操把漢獻帝迎接但許昌,擴建了皇宮府邸,人口也是當時最多的城市。武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當時的農業發展最快,曹操有在此處大量屯田,發展經濟,許昌成為當時曹魏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成為曹操重要的糧草基地,物資供應站,最后許昌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2、曹操的祖籍是哪里?
這個沒有爭議,曹操是東漢末年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當時的譙縣,是天下十三州豫州的治所,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曹氏家族、夏侯家族都是譙縣人,另外華佗、阮籍、許褚等人,也來自譙縣,曹操起兵,首先曹氏、夏侯氏提供了大量的人財物支持,又得到陳留衛茲的資助。今天,在曹操故里,發現了曹操家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祖父曹騰的墓,已被歷史證明是真實的,
曹操年輕時看不慣政治黑暗,曾棄官回鄉讀書,就在譙縣。曹操、曹丕多次南巡譙縣,看望家鄉父老,譙縣在三國時軍事地位非常重要。隨著魏吳沖突焦點轉到合肥,譙縣成了穩定的后方軍事基地,曹操在此操練士卒,今天亳州曹操地下運兵道仍然存在,還有點將臺等軍事遺跡。曹操、曹丕在譙縣訓練水軍,沿渦水進入淮河,然后進入巢湖水面,這就是曹魏伐吳總是出兵合肥的原因,
3、許昌除了曹操還有哪些名人,各有什么事跡?
許昌市從古至今,名人輩出,借這個問題,介紹幾位從河南許昌市走出的名人,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張春賢,河南許昌市禹州人。1953年5月生,1973年11月入黨,研究生學歷,歷任交通部部長、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等職務,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劉永治,河南許昌市鄢陵人,解放軍上將軍銜,1944年11月生,196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大學學歷。歷任陸軍集團軍政治委員、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蘭州軍區政治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2006年6月被授予上將軍銜,退役后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