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甘藍型油菜產量比較高,出油率也比較好,所以農民比較喜歡種植。甘藍型油菜,在入冬前生長點,就已經高出地面二十多公分了,不耐寒,冬天容易凍死,喜水肥,產量比較高,出油率大約在35%左右,我認為收好的油菜籽進行晾曬有三點原因,我們這里的農技部門,把白菜型油菜和甘藍型油菜雜交培育出了一個新品種,成功解決了甘藍型油菜不耐寒的問題,而且產量和出油率都比較高。
1、農村油菜籽壓榨出油率高嗎?300斤油菜籽能出多少斤菜籽油?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菜籽油是我們這里唯一的食用油,種植油菜是我們這里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會種植油菜的,以前我們這里農民種植的是白菜型油菜,農民稱為老油菜,后來引進了甘藍型油菜品種,農民稱為洋油菜。白菜型油菜,在春天起身前,生長點不會長高,因此比較耐寒,也比較耐旱,但是產量比較低,出油率大約在30%左右,
甘藍型油菜,在入冬前生長點,就已經高出地面二十多公分了,不耐寒,冬天容易凍死,喜水肥,產量比較高,出油率大約在35%左右。由于甘藍型油菜產量比較高,出油率也比較好,所以農民比較喜歡種植,但是冬天的防凍比較麻煩,搞不好就會凍死不少,影響產量。我們這里的農技部門,把白菜型油菜和甘藍型油菜雜交培育出了一個新品種,成功解決了甘藍型油菜不耐寒的問題,而且產量和出油率都比較高,
現在我們這里的農民基本上,都種植的是這種新型的油菜品種。再過幾天,我們這里就要收割油菜了,農民把油菜收割回來以后,先要在麥場上堆放幾天,讓油菜完成后熟,油菜桿脫水,油菜莢失水后口變松,這樣便于脫粒。現在油菜打碾也比較方便了,除了傳統的方式以外,也可以用收割機來脫粒了,油菜籽脫粒出來后,要進行晾曬,等到曬干后收藏,或者壓榨菜籽油。
2、農民將油菜籽打回家要翻曬,不翻曬會不會影響出油率?
油菜籽收好之后,肯定是要進行晾曬的,即使大戶不晾曬,也會送入風干房進行烘干,為了更好保存不變質,不影響口感,及身體健康!亮仔出生農村,現在也以種田為主,雖不以油菜為主,但有一些認知,愿分享個人看法!我認為收好的油菜籽進行晾曬有三點原因:1,剛收好的油菜籽,含有一定的水分,堆積一起容易產生熱量,時間一長會發霉或是發芽。
收割都會選擇好的天氣進行,對脫殼好的油菜籽,進行攤開攤薄進行晾曬,還會經常進行翻動,確保每粒菜籽都晾曬好了,如是碰到天氣不好,收割好的油菜也會進行合理的堆放,菜籽莢那端就會朝外,也是防止堆放一起不通風產生熱量。晾曬好的油菜籽,還需要保證不受潮和通風,才能保證長時間的保存,現在,有風干房也是便利不少,直接把脫好殼的草籽,送入風干機,調試合適溫度就可以了,還能把灰塵和一些雜質也排出了,之后保存也是一樣防潮通風。
2,如果收好的油菜籽,就進行榨油,肯定會影響口感和質量的,把剛收菜籽就進行榨油,不說現實不現實,就當可以。那榨出的油,含水分高,吃起來肯定不好吃,也保存不了多少時間就會變質,再說,炒菜用含水分高的油,燒起來也不方便,油熱了就會哧哧作響,還會四處濺,不小心就會燙傷皮膚,3,為了保證身體健康!收好的油菜籽,不僅要進行晾曬去除水分,就是保存時間長點,也會根據情況,進行重新的晾曬,確保菜籽不受潮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