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目前襄陽經濟完勝南陽,襄陽人自我存在感很強,自然看不起南陽,更不會屈尊受南陽管轄。南陽近幾年發展勢頭也不錯,人口紅利遠遠超過襄陽,這是南陽的優勢,發展順利的話,超過襄陽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襄陽,南陽,啥都,別亂比,襄陽,南陽,互相幫助,都好好聯手發展各類經濟,互相聯手干一切事情,自能團結好,本是同根生,何必胡亂比。
1、南陽和襄陽能不能“抱團取暖”呢?你怎么看?
抱團取暖,這個主意不錯,對于命題的人我發自內心的感謝!南陽和襄陽山水相連、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環境等等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就是兩地百姓的交往也是非常的密切,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南陽市與襄陽市有一個共用一個名稱的小鎮,一一孟樓。一條街道把共用名字的小鎮劃分為兩個省,位居北邊的屬河南省南陽市管轄,而分居在南邊的歸湖北省襄陽市所治理,
由于行政區劃的原因,南陽歸河南省管轄,而襄陽屬湖北省治理。兩地的父母官們為什么不可以坐在一塊從長計議,聊一聊兩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大計?從地理上講,南襄盆地就是一個整體,南陽市的唐白河一路向南最終匯入長江最大支流漢水,也就是橫貫襄陽市區的襄江。據本博所知,河南省唐河縣航運局所轄的一支祖輩都是河南人的船運公司,常年生活在湖北的襄陽市,原因就是由于生態惡化,上游水淺難以回返唐河故鄉,
還有從文化上講,河南南陽的臥龍崗武侯祠與湖北襄陽隆中所供奉的諸葛亮同屬一個人,兩地從官方到民間為爭躬耕地,口頭官司已經打了一二百年,至今仍在繼續,是不是一個很悲哀的故事?南陽與襄陽從官方到民間還是有眼光,看得遠的有智之士,呼吁兩地抱團取暖就是一個很好的課題。如何將這一課題上升到兩地政府層面深入探討和研究,僅有民間的呼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股更大的力量來推動一下,讓好的主意、好的課題變成實實在在為兩地百姓造福的經濟利益,
2、“襄樊”說的祖宗習鑿齒在書中怎么認定南陽與襄陽的分界?
“襄樊說”是什么意思?這是從哪個星球來的文盲提的問題,不但不知中國古代史,連現代史都不知道,“襄樊“一詞從何時才有的,你說“襄樊說”的祖宗習鑿齒,習老先生豈非一頭霧水?習鑿齒是東晉的史學家,文學家,佛學家。是襄陽望族襄陽侯習郁的后人,習鑿齒精通史學,佛學,玄學,曾邀高僧釋道安到襄陽弘法,是當時佛學界的一大盛事。
桓溫評價習鑿齒:然徒三十年看儒書,不如一詣習主薄,襄陽為晉室收復后,習鑿齒被征國史職事。習鑿齒在文學,佛學的輝煌成就姑且不論,單憑一部《漢晉春秋》五十四卷就名垂史冊,輪得上誰來說長道短?無知后輩整日閑的無聊,說習鑿齒造假,請問習鑿齒造假的目的是什么?難道一千多年前的習鑿齒未卜先知,知道一千多年后新中國成立后,會把襄陽城,樊城合起來稱作“襄樊”?還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經在搞旅游開發,專門造假?習鑿齒作為一個史學家,無來由的造個假干什么?專門留與后人來毀謗?如果他造假,為什么當時的文人,史學家沒有人說,等到一千多年后再讓無知之徒歪攪蠻纏?整日誹謗今人,抵誹古人,提一些無聊的問題,不知想干什么?中國上下五千年,能寫能研究能聊的話題多了去,這無知無聊的話題該打住了吧,膩歪!。
3、襄陽會劃歸河南,和南陽合并嗎?
目前這種可能性不大,相反的如果按中國重新的去掉地級行政區按五十多個新的行政區劃的話,甚至南陽可能還會歸襄陽管,南陽襄陽及周邊的十堰商洛都屬中原片區語系,在生活習性上有所相近。但因分屬三省管轄,目前的向心力不齊,而且除了襄陽目前經濟在湖北排名第二外,其它地市都較落后,在各省的話語權很小,處于邊緣地帶,單就襄陽南陽而言,盡管倆地有部分相近,但襄陽身為湖北老二,一直以南方人自居,從心理上己把自己歸為了南方體系,當然也不愿意歸為北方的南陽管轄。
同時做為湖北的重點發展城市,湖北也是舉全省力量對襄陽進行了傾斜,湖北也不會放手把辛苦發展的城市劃給河南,最后是目前襄陽經濟完勝南陽,襄陽人自我存在感很強,自然看不起南陽,更不會屈尊受南陽管轄。南陽近幾年發展勢頭也不錯,人口紅利遠遠超過襄陽,這是南陽的優勢,發展順利的話,超過襄陽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當然,如果國家強令劃分,那襄陽歸南陽管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