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發現不同時期流行的頭蹄葬、朱砂葬、疊葬、截肢葬等,展現了當地獨特的喪葬習俗,多發現使之成為解開嶺南先民起源之謎的一把鑰匙,老龍頭墓地考古發掘的重要突破表明,青銅時代的川滇區域中心已經形成,考古發現一座距今約13500年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人骨化石,其埋葬方式為蹲式。
廣東英德清塘遺址:解開嶺南先民起源之謎的一把鑰匙。清塘遺址位于廣東省北部清遠市管轄的英德市清塘鎮。它是中國南方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的典型洞穴遺址,展示了25000年至10000年前中國南方的聚落形態。經過3年的工作(年10月、年1月),在清塘遺址(年1月)堆積了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連續地層,清理了墓葬、火塘等多處重要遺跡,出土了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蛤、骨角、動物骨骼、植物遺存等標本1萬余件。多發現使之成為解開嶺南先民起源之謎的一把鑰匙。考古 發現一座距今約13500年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人骨化石,其埋葬方式為蹲式。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土葬儀式。考古通過遺骨,科學家們證實,廣東人確實吃遍了海陸空:他們的食譜主要是鹿,還有鳥、魚、龜、螺、蛤...火塘的遺跡說明熟食是常態,而一堆煮過的碎骨和渣子說明先民對食物的利用效率很高。食物種類的變化反映了中國南方從狩獵采集社會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歷史。
2、 考古重大 發現!鹽源 發現1100余座商代至西漢墓葬,這有什么意義?老龍頭墓地考古發掘的重要突破表明,青銅時代的川滇區域中心已經形成。龍頭墓地延續時間很長,從商代晚期到西漢初期,“它是迄今為止中國西南地區最長的青銅時代墓地(發現),為研究川西南乃至滇西青銅時代文化譜系和年代學提供了尺度和參照系。”土葬發現不同時期流行的頭蹄葬、朱砂葬、疊葬、截肢葬等,展現了當地獨特的喪葬習俗,大量新出土的文物,對弄清鹽源地區眾多收藏青銅器的埋藏背景和功能解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