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天津 > 南開區 > 古今賢文真理篇,古今賢文真理篇的意思

古今賢文真理篇,古今賢文真理篇的意思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8-07 05:26:51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古今賢文真理篇的意思

古今賢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獲得成功。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說明要了解一個人或一樣事物,一定要近距離觀察。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砍柴的人最熟悉不過。表示要了解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事的人請教。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單聽一方面的話,就搞不清真相。告誡人們辦事要廣泛聽取意見,才能把事情辦好。這句話從魏征勸太宗的話演變而來。多看事實,少聽虛言。要多了解事實的真相,少聽一些沒有根據的話。滿招損,謙受益。 驕傲自滿招來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知過必改,聞過則喜。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馬上就改正;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就感到高興。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流動著的水不會腐爛發臭。比喻經常運動著的東西不易被侵蝕。從善如流,疾惡如仇。對好的行為要隨從,憎恨壞人壞事,如同仇恨敵人一樣。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指要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藥雖苦卻有利于治病,忠誠的勸告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新手求采納啊求采納
焉得虎子,越苦療效越好。鐘不敲不響。,近山識鳥音,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住得靠近山,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我稍微改了改。   滿招損,近山識鳥音,流水不腐,話不說不明。從善如流。   好意見不一定順耳。   這個成語是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話不說不明。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疾惡如仇;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只相信單方面的話。   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多看事實。   從善如流。知過必改。   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偏聽則暗,謙受益,就信以為真,聞過則喜。欲知山中事,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疾惡如仇。戶樞不蠹,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入虎穴。   自滿招來禍患。   應該打抱不平。近水識魚性,忠言逆耳利于行,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就應該問打柴的人,就像藥一樣。兼聽則明,少聽虛言,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   戶樞不蠹。   鐘不敲不響。良藥苦口利于病,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   要知錯就改。   兼聽則明。   滿招損,流水不腐,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偏聽則暗,謙虛使人進步。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   知過必改。   良藥苦口利于病。   不進入老虎的洞穴。   住得靠近水,謙受益?   近水識魚性  古今賢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聞過則喜,須問打柴人

古今賢文真理篇的意思

2,古今賢文真理篇解釋

真 理 篇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譯文】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應該問打柴的人。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要多看事實,少聽不真實的流言。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必改,聞過則喜。戶樞不蠹[dù],流水不腐[fǔ]。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譯文】自滿招來禍患,謙虛使人進步。聽到別人指出批評自己的錯誤就表示歡迎和高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加以改正。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要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好意見不一定順耳,就像藥一樣,越苦療效越好。擴展資料:古今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增廣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增廣賢文》雖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對儒家的說教并不排斥。文中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與全書所彌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參考資料:古今賢文-參考資料

古今賢文真理篇解釋

3,古今賢文 真理篇 翻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釋義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說明要了解一個人或一種東西,一定要接近這個人或這種東西近距離觀察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表示要熟知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道的人請教“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意思是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不了解真相,得出錯誤的結論。滿招損,謙受益:—滿,驕傲、自滿;招,招來;損,損害;謙,謙虛;受,受到;益,好處、益處。 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聞過則喜,知過必改。 ——大意是聽到別人說自己有錯應當高興,知道自己的過失應當不隱諱,而改正自己的過錯應當毫不害怕。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對好的行為要隨從,對不好的事情要堅決反對,善打抱不平。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 ——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意思是,好藥雖苦卻有利于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修行在自身。近水識魚性。胸無理想,要學青松立山岡,兩天曬網古今賢文 古今賢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月缺不改光,知識是實現理想的翅膀。立下凌云志,故鄉人,人窮志不窮。孔小不補。 古今賢文(勸學篇) 長江后浪推前浪,志大不怕艱險,老大徒傷悲,小人之交酒肉親,枉活一世。一日練,流水不腐;親不親。三百六十行,曲不離口。實踐是實現理想的階梯,到老空留后悔心。海內存知已,高峰能攀。自滿的人學一當十,疾惡如仇。水漲船高。堅持不懈,孔大受苦。一個籬笆三個樁,話不說不明,焉得虎子,有志之人立長志。 古今賢文(合作篇) 人心齊,須問打柴人,三心二意。獨腳難行,沒有發言權。有志不在年高。三天打魚。有志周行天下,遠親不如近鄰。 身怕不動,人立在志上。鐘不敲不響。一塊磚頭砌不成墻。 知已知彼,匹夫不可奪志。聯系實際,將心比心。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只要肯攀登,天涯若比鄰,無志空活百歲,腦越用越靈,故鄉水,世上今人勝古人,萬紫千紅春滿園。 年怕中秋月怕半。手越用越巧。三個臭皮匠,敢去摘星星,土堆難翻,天天向上,朋友相處心連心,劍折不改鋼。欲知山事事。豆角開花藤牽藤。虎瘦友心在,理論來自實踐。良藥苦口利于病,一根木頭蓋不成房。好好學習。三軍可奪帥,一日不練十日空。從善如流。 滿招損。沒有爬不過的山,近山識鳥音。若使年華虛度過。無志之人常立志。拳不離手。書山有路勤為徑,久煉成鋼,及怕不用,人要緊的是理想。偉大出于平凡。熟能生巧,忠言逆耳利于行。書到用時方恨少,男兒立志在少年,人不學要落后。兼聽則明。師傅領進門,行行出狀元,泰山移。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見不如一干。少壯不努力,無志寸步難行,孤掌難鳴,沒有闖不過的險灘,業精于勤,偏聽則暗。美不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聞過則喜。不入虎穴,事非經過不知難,賽過諸葛亮,柴多火旺。鳥要緊的是翅膀。不學楊柳隨風擺,有的放矢,謙受益,虛心的人學十當一。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日功。 古今賢文(真理篇) 堅持真理;專心致志。戶樞不蠹。見異思遷。天下無難事,一事無成,實事求是。遠水難救近火。百聞不如一見。沒有調查,學海無涯苦作舟,知過必改,一個好漢三個幫。刀不磨要生銹。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般大不怕浪高

古今賢文 真理篇 翻譯

4,古今賢文 真理篇 翻譯

《古今賢文》原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則改,聞過則喜。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今賢文》翻譯:我們怎么能在不進入老虎洞的情況下得到老虎的孩子呢?直到你生活在靠近水的地方,你才知道魚的本質;只有當你生活在靠近山的地方,你才知道鳥的本質。如果你想知道山上發生了什么事,你應該去問柴火收集者。只有通過多種方式傾聽意見,才能區分對與錯;如果一方面只傾聽意見,我們就會相信它們是真的,并且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我們應該多看事實,少聽不實的謠言。自滿帶來災難,謙虛取得進步。歡迎并樂于聽到其他人指出他們的錯誤,并在他們意識到錯誤時糾正錯誤。流動的水不會發出臭味,經常旋轉的門軸也不會腐爛。這是一個比喻,指的是經常移動的東西不易受到侵蝕。能夠迅速接受別人的忠告,憎恨壞人和壞事,就像憎恨仇恨者。勇敢地表達你的想法。忠告不總是令人愉快的,就像藥一樣,越苦越好。·擴展資料:《古今賢文. 真理篇》內容解釋:真理篇實質就是教人要懂得一些生活中、工作中以及學習中的一些事情,特別是教人在生活中、工作中以及學習中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教會人們在事情面前要懂得怎么處理,在與人的關系中又怎么去處理各種關系。尤其是教會人們要懂得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揭示認識事物要親身實踐,實事求是的道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深化我們對世界以及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揭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只有保持一顆謙遜的心,我們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奮發向上。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今賢文真理篇

5,古今賢文真理篇

《古今賢文》全篇  古今賢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鋼。鳥要緊的是翅膀,人要緊的是理想。胸無理想,枉活一世。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虎瘦友心在,人窮志不窮。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無志寸步難行。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艱險。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闖不過的險灘。見異思遷,土堆難翻;專心致志,高峰能攀。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實踐是實現理想的階梯,知識是實現理想的翅膀。不學楊柳隨風擺,要學青松立山岡。  古今賢文(真理篇) 堅持真理,實事求是。聯系實際,有的放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事事,須問打柴人。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偉大出于平凡,理論來自實踐。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滿招損,謙受益。自滿的人學一當十,虛心的人學十當一。孔小不補,孔大受苦。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聞過則喜,知過必改。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古今賢文(合作篇) 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蓋不成房。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豆角開花藤牽藤,朋友相處心連心。  古今賢文(勸學篇)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及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精于勤。  古今賢文(讀書篇)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于零。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讀便于思索,朗讀便于記憶。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古今賢文(環保篇) 環保環境,人人有責。樹木成陰,空氣清新。綠了大地,潤了人心。功在當代,造福子孫。山上樹木光,山下走泥漿。治山治水不栽樹,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樹造林鎮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
多送你幾個 古今賢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鋼。鳥要緊的是翅膀,人要緊的是理想。胸無理想,枉活一世。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虎瘦友心在,人窮志不窮。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無志寸步難行。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般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艱險。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闖不過的險灘。見異思遷,土堆難翻;專心致志,高峰能攀。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實踐是實現理想的階梯,知識是實現理想的翅膀。不學楊柳隨風擺,要學青松立山岡。 古今賢文(真理篇) 堅持真理,實事求是。聯系實際,有的放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事事,須問打柴人。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偉大出于平凡,理論來自實踐。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滿招損,謙受益。自滿的人學一當十,虛心的人學十當一。孔小不補,孔大受苦。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聞過則喜,知過必改。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古今賢文(合作篇) 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蓋不成房。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知已知彼,將心比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豆角開花藤牽藤,朋友相處心連心。 古今賢文(勸學篇)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及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精于勤。

6,古今賢文真理篇有什么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15:2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15: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 15:4 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 15:5 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 15:6 義人家中,多有財寶;惡人得利,反受擾害。 15:7 智慧人的嘴,播揚知識;愚昧人的心,并不如此。 15:8 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他所喜悅。 15:9 惡人的道路,為耶和華所憎惡;追求公義的,為他所喜愛。 15:10 舍棄正路的,必受嚴刑;恨惡責備的,必致死亡。 15:11 陰間和滅亡,尚在耶和華眼前,何況世人的心呢? 15:12 褻慢人不愛受責備,他也不就近智慧人。 15:13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里憂愁,靈被損傷。 15:14 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 15:15 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 15:16 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 15:17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15:18 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 15:19 懶惰人的道,像荊棘的籬笆;正直人的路,是平坦的大道。 15:20 智慧子使父親喜樂;愚昧人藐視母親。 15:21 無知的人以愚妄為樂;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 15:22 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15:23 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 15:24 智慧人從生命的道上升,使他遠離在下的陰間。 15:25 耶和華必拆毀驕傲人的家,卻要立定寡婦的地界。 15:26 惡謀為耶和華所憎惡;良言乃為純凈。 15:27 貪戀財利的,擾害己家;恨惡賄賂的,必得存活。 15:28 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惡人的口,吐出惡言。 15:29 耶和華遠離惡人,卻聽義人的禱告。 15:30 眼有光,使心喜樂;好信息,使骨滋潤。 15:31 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 15:32 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 15:33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17:1 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 17:2 仆人辦事聰明,必管轄貽羞之人,又在眾子中同分產業。 17:3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 17:4 行惡的,留心聽奸詐之言;說謊的,側耳聽邪惡之語。 17:5 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 17:6 子孫為老人的冠冕;父親是兒女的榮耀。 17:7 愚頑人說美言本不相宜,何況君王說謊話呢? 17:8 賄賂在饋送的人眼中看為寶玉,隨處運動都得順利。 17:9 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 17:10 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 17:11 惡人只尋背叛,所以必有嚴厲的使者奉差攻擊他。 17:12 寧可遇見丟崽子的母熊,不可遇見正行愚妄的愚昧人。 17:13 以惡報善的,禍患必不離他的家。 17:14 紛爭的起頭如水放開,所以在爭鬧之先,必當止息爭競。 17:15 定惡人為義的,定義人為惡的,這都為耶和華所憎惡。 17:16 愚昧人既無聰明,為何手拿價銀買智慧呢? 17:17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17:18 在鄰舍面前擊掌作保,乃是無知的人。 17:19 喜愛爭競的,是喜愛過犯;高立家門的,乃自取敗壞。 17:20 心存邪僻的,尋不著好處;舌弄是非的,陷在禍患中。 17:21 生愚昧子的,必自愁苦,愚頑人的父毫無喜樂。 17:22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17:23 惡人暗中受賄賂,為要顛倒判斷。 17:24 明哲人眼前有智慧,愚昧人眼望地極。 17:25 愚昧子使父親愁煩,使母親憂苦。 17:26 刑罰義人為不善;責打君子為不義。 17:27 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 17:28 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
古今賢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 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必改,聞過則喜。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 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 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 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應該問打柴的人。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這個成語是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 滿招損,謙受益。 自滿招來禍患,謙虛使人進步。 知過必改,聞過則喜。 要知錯就改。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應該打抱不平。 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 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意見不一定順耳,就像藥一樣,越苦療效越好

7,古今賢文真理篇解釋

真 理 篇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譯文】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應該問打柴的人。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要多看事實,少聽不真實的流言。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必改,聞過則喜。戶樞不蠹[dù],流水不腐[fǔ]。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譯文】自滿招來禍患,謙虛使人進步。聽到別人指出批評自己的錯誤就表示歡迎和高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加以改正。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要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好意見不一定順耳,就像藥一樣,越苦療效越好。擴展資料:古今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增廣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增廣賢文》雖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對儒家的說教并不排斥。文中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與全書所彌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參考資料:古今賢文-參考資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則改,聞過則喜。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應該問打柴的人。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要多看事實,少聽不真實的流言。自滿招來禍患,謙虛使人進步。聽到別人指出批評自己的錯誤就表示歡迎和高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加以改正。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要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好意見不一定順耳,就像藥一樣,越苦療效越好。
《古今賢文》真理篇解釋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釋:不進入老虎洞,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  2、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解釋: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 3、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解釋: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砍柴的人最熟悉不過.  4、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解釋:做任何事都不能迷信.要多聽多方信息.  5、滿招損,謙受益.解釋:驕傲使人受損,謙虛使人進步.  6、從善如流,疾惡如仇.解釋:對好的行為要隨從,對不好的事情要堅決反對,善打抱不平.  7、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解釋: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8、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解釋:好的藥雖苦但利于治病,真心話有時很難接受,但有利于前進,學會多聽好意見。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其內容匯集了為人處事的各類諺語,很有哲理性,釋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名最早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真理篇原文 一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  【譯文】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魚的生活性質;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鳥的生活性質。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應該問打柴的人。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要多看事實,少聽不真實的流言。  真理篇原文 二   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必改,聞過則喜。戶樞不蠹[dù],流水不腐[fǔ]。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譯文】自滿招來禍患,謙虛使人進步。聽到別人指出批評自己的錯誤就表示歡迎和高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加以改正。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要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好意見不一定順耳,就像藥一樣,越苦療效越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釋義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出處 《后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說明要了解一個人或一種東西,一定要接近這個人或這種東西近距離觀察 .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表示要熟知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道的人請教 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從魏征勸太宗的話演變而來。 這個成語意思是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不了解真相,得出錯誤的結論。告誡人們辦事要廣泛聽取意見,不要聽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辦好。 滿招損,謙受益:滿,驕傲、自滿;招,招來;損,損害;謙,謙虛;受,受到;益,好處、益處。 《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勿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出處 《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聞過則喜,知過必改。 出自陸九淵<>。大意是聽到別人說自己有錯應當高興,知道自己的過失應當不隱諱,而改正自己的過錯應當毫不害怕。孔子的弟子子路是個謙虛的人,孟子曾夸獎他說:“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南宋的思想家陸九淵用這一典故,擴充了關于知過必改的含義,提出了三層意思。首先,不怕人指出錯誤;其次,知道錯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細分析錯誤的由來,最后,堅決地改正錯誤。 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對好的行為要隨從,對不好的事情要堅決反對,善打抱不平。 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 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語見《孔子家語》。 意思是,好藥雖苦卻有利于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文章TAG:古今賢文文真理真理古今賢文真理篇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郎溪县| 安顺市| 布拖县| 乡宁县| 资兴市| 上高县| 五大连池市| 沂源县| 安仁县| 滦平县| 叙永县| 舒城县| 高雄县| 淮滨县| 凉城县| 会泽县| 盘锦市| 民乐县| 庆安县| 荃湾区| 平乐县| 元氏县| 三河市| 肇东市| 静乐县| 隆子县| 宁晋县| 绥阳县| 华宁县| 济源市| 吴江市| 襄汾县| 将乐县| 闸北区| 贵德县| 尖扎县| 从江县| 武威市| 乌什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