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慶讀了十幾年的書,畢業后又投身于安慶的教育,還是可以談一談對安慶教育的看法。相信如果沒有這個統計數據,大多數安慶居民都不敢相信安慶的人均教育年限在省內排名居然如此之低,看看每年高中升學率,就知道,黃岡的教育在全省還是可以的,經濟排靠后,教育絕對排靠前。
1、想讓小孩去黃岡讀書,黃岡目前教育狀態怎么樣?
第一,人家題主說想讓孩子來黃岡上學,不知道好不好。人家沒說是上黃岡中學,黃岡中學也不是你想來就來的!第二,有人拿華師一附中開對比,我就想問那個對比的,你家孩子有那么牛逼,黃岡中學,華師一你隨便選?總體來說,黃岡基礎9年義務教育,還是相對均衡,也還不錯!看看每年高中升學率,就知道,黃岡的教育在全省還是可以的,經濟排靠后,教育絕對排靠前。
2、安慶的教育和淮安的比怎么樣?
安慶與淮安,并非是同一個省的地級市,無論是基礎教育與高考模式,還是中高考的升學率都不一樣,無法簡單的評價兩者的教育水平,安徽和江蘇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地區,基礎教育一直都是非常不錯的。不過時至,要說一個地方的教育水平怎么樣,單純的對比什么所謂的區域文化,出了幾個歷史名人,顯然是很片面的,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既取決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水平,也要參考地區居民重視教育的程度,更要看地區的經濟水平。
作為一個安慶人,筆者對江蘇淮安的教育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在安慶讀了十幾年的書,畢業后又投身于安慶的教育,還是可以談一談對安慶教育的看法。安慶的網民歷來都認為安慶的基礎教育是國內聞名的,覺得安慶人才輩出,每年高考錄取人數都是非常多的,然后順理成章的抱怨安慶的經濟發展不給力,產業結構比較低端,留不住人才。
的確,長期以來,安慶的基礎教育在省內的口碑確實都是不錯的,全國的百強高中之中,安慶一中基本上年年都可以入圍,桐城中學、浮山中學(現已歸屬銅陵)、野寨中學等眾多的縣城一流學府在區域內也是小有名氣的,多年來安慶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大街小巷各種輔導機構從側面上也能證明這一點。歷年來的高考升學率和錄取人數上,安慶地區也是非常不錯的,這些都足以證明安慶確實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好地方,
不過基礎教育僅僅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若看高等教育的話,安慶就難說多么發達了。安慶市在高等教育的水平上目前在省內是比較一般的,本科院校到目前為止只有一所,還是師范大學,專科院校中,幾所院校水平都很一般,省內都沒有什么影響力。當然了,整個安徽其實也沒有幾個城市在高等教育上真的多給力,不過別的城市給不給力是別人的事,安慶畢竟是安徽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安徽最早的大學就誕生在安慶,如今高等教育水平在省內甚至都排不上前三,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在高等教育發展上,安慶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安慶雖然雖然年年的高考達線人數都挺多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人均受教育程度也很高。數據顯示,安慶市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為8.91年,在省內排第十位,屬于中下等的水平,相信如果沒有這個統計數據,大多數安慶居民都不敢相信安慶的人均教育年限在省內排名居然如此之低。之所以有這樣的排名,根本原因也在于安慶市目前的經濟水平在省內還不夠好,城鎮化水平也是省內的倒數之列,所以基礎教育很強并不假,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學校都有安慶一中那樣的軟件和硬件條件,
從最近15年來的安徽高考狀元分布來看,盡管安慶地區達線人數年年都很多,錄取率似乎也還是不錯的,但是與高考狀元已經是多年失之交臂。看看安慶一中的高考喜報就可以知曉,過去的高考喜報都是和安徽省其他地級市的名校進行對比,而最近幾年基本上都和下面的縣城中學進行對比,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安慶的基礎教育確實很好,但是目前在培養優質生,特別是頂尖學子的競爭中也確實日益顯示出頹勢。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經濟發展不給力,財政能力的相對較差讓安慶地區教師的工資與安徽其他地級市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難以吸引優秀的年輕教師,筆者無意貶低老教師們的能力,雖說高考的模式一直都沒有改變,但是課程標準的調整卻在不斷的改變,像過去那種死讀書,死做題的模式培養一般的本科生或許問題不大,但是要想繼續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優質生確實也越來越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