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感覺比信陽豆巾差些,不完全是豆油,豆腐成分都在里面,跟腐竹一個性質。豆皮雖然其貌不揚,但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后來升級換代,都成了做腐竹的了,這個是確定的了,但是價格卻比信陽豆巾高,豆漿都變成了豆皮,而不是信陽那樣純粹的豆油,這里不是說石屏豆腐皮不值這個價,是說信陽豆巾還有很大市場空間。
1、豆皮怎么做最好吃?
我家在農村,過去我們這里只種植農作物,不種植蔬菜,豆腐皮因為廉價又營養,多少年稱霸廚房,成為附近很多農家餐桌上的“釘子戶”。過去豆腐皮的做法單調,除了炒吃,就是毫無新意的涼拌,每每在餐桌看到它,我都敬而遠之,即使它再營養,我也對它提不起興趣。后來我開始研究豆腐皮的新做法,才驚喜地發現,豆腐皮還可以吃出這么多新意,還能給我們帶來這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豆皮雖然其貌不揚,但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鉄,鈣,磷,鎂等多種營養成分,豆皮濃縮了大豆的精華,可以防治貧血,促進骨骼發育,強健骨骼,預防老年癡呆,堪稱豆制品中的營養冠軍。豆腐皮有很多種花樣吃法,最常見的就是涼拌,一,涼拌豆腐皮。涼拌豆腐皮:把豆腐皮切成絲,配菜可以放入蒜苗(切成細絲);青椒和紅椒絲;香菜段;胡蘿卜絲;海帶絲;黃瓜絲;綠豆芽;洋蔥絲;花生米或花生碎;豌豆苗;芹菜絲;蔥絲,白芝麻等等,
調料:鹽,白糖,白醋,麻椒油,味極鮮,香油,生抽,香蔥,紅干辣椒絲,芝麻少許,蔥絲,蒜末豆腐皮事先放入沸水焯一下,放到涼水內投涼,放入大盆備用,把配菜也放入大盆。用生抽,香油,辣椒醬,白糖,白醋,鹽做成料汁,倒入大盆內,油燒熱,放入花椒粒小火炸出香味后撈出,放入蔥姜蒜,隨后倒入盛放涼菜的大盆內,攪拌均勻,撒入香菜,少許花生碎,白芝麻即可。
小貼士:豆腐皮是個百搭菜,涼拌豆腐皮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去搭配各種配菜,可以把你涼拌豆腐皮菜單的配菜調整一下,就會每次吃出不一樣的驚喜。或者可以每次涼拌菜時,加入少許幾根豆腐皮絲,像豌豆苗,綠豆芽,芹菜之類,不易生食的菜品,和豆腐皮搭配涼拌時,要事先焯水。二,給大家介紹幾款美味豆腐皮小零食,1,炸響鈴2,豆腐皮可以包撒子,包老干媽,包油條3,麻辣豆皮,深夜必備之小零食4.香辣牙簽豆腐皮5.香辣豆腐皮包金針菇6,鐵板豆腐皮。
2、石屏豆腐皮怎么做著最好吃?
第一次買石屏豆腐皮,看圖片和信陽光山的豆油皮一樣,但很有名,就下單買了一件,信陽光山的豆油皮,當地叫做“豆腐巾子”,是黃豆的最精華部分。黃豆泡好磨成豆漿,濾掉豆渣,放鍋里熬熟,豆漿里的油脂浮在表面,冷卻凝結成皮,一根細長的棍子伸進鍋里,然后挑起來,一張油皮掛在細棍上,活像土布毛巾。古時候洗臉巾都是土布,所以叫它“豆腐巾子”,
往北到了信陽市,叫“豆巾”,也有理解為“豆筋”。再往北就是“豆油”了,信陽豆巾這樣的豆油是真的豆油。大豆含油率一般在18%,轉基因的高些,在22%,一鍋豆漿就這樣能把里面的豆油都給挑出來,只是沒了豆油的豆腐再也不好吃,發酸還有豆腥,就像炒菜不給油那樣淡然無味。所以,誠信的豆腐坊不挑豆油,即便挑,也挑出個三兩張,不再多挑,
可是如今有了新技術,不知道在豆漿里添加了什么東西,一鍋豆漿能全部整成豆腐巾子,一張一張的把豆漿用完。傳統的一鍋豆漿最多挑得10來張,再也挑不出來了,我很懷疑現在的豆油皮制作技術來自于腐竹生產技術。記得最早見到的腐竹生產工藝,一輛三蹦子上放臺小柴油機,帶動個小榨油機樣的設備,那頭黃豆倒進去,這頭狗狗拉便便一樣出來成品,
不過那水平還不叫腐竹,叫植物肉,吃著還行,味道和口感比豆腐差些。后來升級換代,都成了做腐竹的了,想來也是神奇,腐竹算是高端食材,如此簡陋的設備就能造出來,真正的豆腐巾子剛出鍋,晾一晾做菜最好吃,信陽名菜“小白菜炒豆筋”,要吃到正宗的,非得這時候的豆筋,但是沒有飯店愿意討這麻煩,都買曬干的,好放不壞。做菜之前涼水泡開,做出菜來看到一樣,味道相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