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武漢話里有“您家”“他您家”的敬語,其他評論里說武漢人日常用語不文明,這個事實更多存在于上一輩武漢人,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
1、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是為什么?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標準的武漢話還要數老年一代人,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小巷到大街,從菜場到商場及各層面都是用普通話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漢創(chuàng)業(yè),生根開花結果,顯然離不開普通話。
2、你在武漢聽到最多的一句武漢話是什么?
信了你的邪武漢人最愛說信了你的邪,高興時說,不高興時說,不滿意時說,詫異時說,憤怒時說,吵架時說,平和時說,就連自我解嘲時也會說,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啊,嗓門這么大,脾氣這么糟糕,武漢人啊,不好惹吧,其實,他們不了解武漢人,就像他們不了解武漢人為什么那么愛吃熱干面。武漢人喜歡熱鬧,吃熱干面時也喜歡排排坐,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歡在外面的小板凳上蹲著吃,
3、武漢人為什么口頭禪總是愛帶老子?
老子是春秋初期的思想家,哲學家,道教的鼻祖!儒家創(chuàng)始者與代表人孔子曾拜師老子名下。幾千年來,老子名揚天下,威震華夏,炎皇兒女無不頂禮膜拜,無與倫比!武漢是大楚國的屬地,歷史上曾叫江夏,鄂州,長江與漢江兩岸的漢口.漢陽.武昌三大鎮(zhèn)著稱,以后統(tǒng)稱三鎮(zhèn)為武漢:既武漢市!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逐漸強盛崛起,屬五霸.七雄之列;楚霸王項羽,武功蓋世,力拔山河,縱橫天下,威震四方!歷代楚王都性情殘暴,出言粗魯,常以老子自居:獨尊.自大,唯楚為大;(這也充分論證,老子在江夏居住與修煉期間,盛名其實,才得以老子成為口頭語);以武力相威脅,欺負.兼吞弱小國家;討伐.征戰(zhàn)其它諸侯國;并常惦念商周之鼎,堅心爭霸當盟主;天長日久,老子的意思就變成”老大”,”長輩”,”蠻橫”,蔑視他人的同義詞;始初專為自己的兒.孫后代輩稱老子,后來逐漸演化成粗魯,蠻橫,沒素養(yǎng),不講理的代名詞(俗語.方言),更是稱自己是別人長輩與罵人的粗野贓話;拿現代語言形用,有點類式阿Q的心理與精神狀態(tài),以為自己是某人的老子就占了便宜,是莫大得勝利!這老子成為俗語.粗話就廣為傳播,流行至,成為激烈爭論與仇視的熱語,相持.相罵乃至動武.打架的前奏曲;如再升溫:!“婊子養(yǎng)的”,“老子與你拼了”!這表示要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要同你玩命啦!??!武漢人乃至湖北人都有這不文明的口語,這是應該拋棄的惡習!,
4、大家覺得武漢人怎么樣?好相處嗎?
我是70后,母親是上海人,我在上海出生并度過童年。父親武漢人,后來父母離婚了,在滬讀完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后來基本都在武漢。其實說到底,哪里都有好壞,武漢的很多男性勇敢果斷,有擔當,經常很有義氣,不計較太多。做學問的也很讓人佩服,武漢的女性有不少很能干,性格中有潑辣利落的一面??偠灾?,與武漢人打交道不是那么累,沒有太多的彎彎繞,但前提是對武漢人的民風民俗有個基本了解,
武漢話里有“您家”“他您家”的敬語,其他評論里說武漢人日常用語不文明,這個事實更多存在于上一輩武漢人。隨著時代發(fā)展,我很高興武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呈現出新風尚,武漢的市容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越來越文明,這與武漢外來人口較多也有關系,說普通話的變多了,過去我是欣賞上海的,但是現在我回到上海除了傷感就是失望,因為那種文明的氣息已經所剩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