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上海交通大學在浙江省文科錄取分數線685分,理科724分。參考往年的數據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在浙江省錄取分數線都是689分,算得上是一個很高的分數了,參考這兩年的情況分值比較穩定,也就是說想去上海交通大學沒有700左右的高分,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去了也僅僅是普通的專業。
1、我是浙江考生,考多少分才能上上海交通大學?
參考往年的數據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在浙江省錄取分數線都是689分,算得上是一個很高的分數了。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在浙江省文科錄取分數線685分,理科724分,參考這兩年的情況分值比較穩定,也就是說想去上海交通大學沒有700左右的高分,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去了也僅僅是普通的專業!當然,每年的分數都是在變化的。
分數參考的意義并不是很明顯,我個人傾向于參考排名情況,按照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在浙江省錄取排名情況,大概在全省排名400左右,去上海交通大學比較穩妥,如果是好一些的專業,就需要在200~300名左右才行!上海交通大學作為國內十大名校之一,競爭肯定比較激烈,想去好一些的專業就必須要有決定的優勢才行。
2、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學哪個更好?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20年前填報大學志愿的自己,往事回首,有很多感悟。20年前,世界對我來說是靜止的;20年中間,我逐漸醒悟,世界其實在不斷變換,后面由浙大和交大談起。本科浙江大學,當年可以輕松考入浙大和上交,后來碩士去了清華大學。再往后,工作了十多年了,見識了很多各個學校的優秀人才,充分領教了什么叫英雄不問出處,
現在時刻提醒自己,要尊重和平等對待各個學校的同學。九幾年的時候,浙大雖有特長,但在更多的方面,實力不如上交,我當年面對這個問題時,出于浪漫主義情懷,堅定地選擇了浙大。那個時候,出國和去外企是名牌大學學生最好的兩條出路,這兩條路,上交都有明顯的優勢。浙大的同學很多都是在省里面的小民企就業,還有一些自己開著一些不著調的小公司,
用九幾年的眼光來看,上交的光環和收入優勢,是比較大的。但是時代在發生變化,過了20年,當年去外企的那些看上去光鮮的同學,陸續到了40多歲的職業瓶頸。而那些當年去民營企業的不起眼的同學,很多卻當了民營企業的副總和總經理,起碼也都是部門負責人,還在職業高峰期,雖然工資仍然不見得比外企高,但普遍有股票,實際身家秒殺上海的白領、金領。
另外還有很多同學自己創辦的企業即將上市,這種身家更高,不知不覺當中,這兩種發展路徑的優劣,在20年后已經徹底顛倒。由于過去20年,浙大是國內所有高校當中最專注于民企和創業的之一,所以這些年統計出來,浙大畢業的富豪是國內數量最多的。當年名牌大學學生就業時的一個次次優選擇,20年后居然成為了一個高瞻遠矚的選擇,
而且現在看到的還只是已經浮出水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不斷有成功者涌現。浙大學生在就業上的這種選擇傾向,扎根于浙江人喜歡做生意,敢于做老板,以及不拘泥于舊套路喜歡創新的文化,即使是全國其他地方來的同學,來到浙大,商業潛力也會得到一次釋放。這個和到上海的學生,會不自覺的擁抱世界500強的白領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也是大部分高校,想學也學不來,甚至是想學也不敢學的。在學術方面,浙大做學術的那些學生,很多是真的感興趣,他并不是把好好學習,當作一個去大城市或者找到高薪工作的跳板。所以往往沉得下心來,連續幾十年做學術做下去,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統計,恢復高考以后,各個大學畢業的學生當中,當上院士的,浙大也是最多的。但單純從高中學習成績的角度來說,起碼有好幾個學校的平均水平可能會超過浙大,
這和人生很像,往往并不是最聰明的人,取得最大的成績。學術很苦也比較清貧,是最熱愛,最執著的人,才會取得最大的成績,工作了十多年,我常常感慨,時代在改變,過去不起眼的,在變得珍貴,過去珍貴的,在變得不起眼。歷史已經形成積淀,不能重新選擇,浙大的這兩項積淀,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越來越顯示出力量,所以浙大的同學無需爭論,不妨專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讓時間慢慢的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