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到珠三角打工的人相對少一些,而以深圳最多。這里是安徽人外出打工的首選之地,北京,也是安徽人的重要打工地區之一,它的特點是,只要有一個人到福建某地去打工,就會帶去若干人一起去打工,福建,也是安徽人外出打工的一個重要選擇區域,安徽人選擇打工,江浙滬都是不錯的選擇。
1、從安徽來浙江臺州打工,有多少是自己當老板的?有著怎樣的經歷?
臺州是浙江省一個地級市,別名海州,位處華東區域。由于江浙地區經濟比較發達,引來全國各地的打工者,創業者,他們背景離鄉,帶著一路辛酸,從不遠千里來到臺州,夢想著新的生活,和末來一一開始對這片地很陌生,慢慢,逐步,習慣,熱愛著這里。通過努力,拚博,在經濟上給他們帶來了,很高經濟回報,經過多的努力,不斷積累,很多人已在這里安了家,辦起了作坊,小廠,各種企業,打工者主人,真正的老板。
2、安徽外出打工的熱門地區是哪幾個?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安徽人外出打工,總體是長三角群體最大,珠三角次之,最后是北京等其他地區。長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蘇,經濟發達,同時離安徽很近,只要乘上火車、汽車,大半天就到了,這里是安徽人外出打工的首選之地。在這個首選之地,打工者形成了如下三個特點:1.上海、南京、杭州人數最多,今年,我到南京出差,在賓館為我登記,辦理住宿的兩個女服務員,都是安徽阜陽人。
2.形成了群體、裙帶關系,我的一個遠房妹妹曾在蘇州打工,后來帶去了家鄉的十幾個人在相鄰的幾個企業打工,基本上是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大大降低了離鄉背井的孤獨感、失落感。3.很多打工者成為老板了,安徽人勤勞、聰明,由于在打工中深得老板的賞識,逐漸地被老板委以重任,技術水平提高了,收入也迅速增加,便開始個人創業。
進入新世紀以來,那些曾經背著背包外出打工的人,有很多回到了自己家鄉創辦企業,前幾天,我到一個電瓶廠拜訪,那個廠的老板就是曾經到江蘇儀征打工后,在儀征辦的廠,如今又回到家鄉辦了這個電瓶廠,用他的話說是“回報家鄉父老鄉親”。安徽人到珠三角打工的人相對少一些,而以深圳最多,在深圳打工的人,略少于南京和杭州。
由于深圳地域范圍大、工作節奏更快,打工者之間的聯系相對少一些,福建,也是安徽人外出打工的一個重要選擇區域。它的特點是,只要有一個人到福建某地去打工,就會帶去若干人一起去打工,北京,也是安徽人的重要打工地區之一。主要原因是北京作為大城市,又是祖國的首都,安徽與北京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安徽人都是基于這種聯系,才到北京去打工的。
3、安徽的小伙子都愛去哪里打工?
在浙江上班的時候,認識很多安徽人,以前工廠的會計,生產主管,廚師。我們現在在寧波的合作伙伴,都是安徽人,安徽人還是比較可靠的。安徽人選擇打工,江浙滬都是不錯的選擇,一來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就業崗位多。二來離家近,想什么時候回來,坐動車高鐵,幾個小時就到了,三來這些地區老鄉多,飲食習慣相近,彼此也好照應。
4、江西,安徽有很多人在汕頭工作,那為什么汕頭少有北上的高鐵或者動車?
高鐵是國家規劃布局的交通網,通盤考慮全國的情況,不會特意照顧某個地方,高鐵網的密度,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城市在交通和經濟地位的重要性。一些城市,尤其是位于陸地邊緣的城市,其實時很難布局較多的高鐵網的,除非其地位特別重要,汕頭屬于三四線城市,有一條高鐵屬于基本正常,如果有北上的高鐵,那就說明其非常重要。因為汕頭位于南海之濱,要北上,只能是始發站,專門為其規劃建設高鐵,汕頭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或者說交通位置和城市級別達不到,
5、為什么有人說現在農村人很少到廣東打工,多跑到江蘇、浙江、上海呢?
農村人口背井離鄉,一為謀生,二為謀富,三為謀幸福。珠三角曾是農村人生存,施展抱負,追夢最好的去處,一是改革開放前沿,外資密集,工作多,容易生存,且能在世界級企業,學到先進技術,打開眼界,二是打工大軍造就了移民大省,人口密集,內需強勁,生存下來之后,開個店,運運貨,跑跑業務,幾乎干什么都有人消費買單,那時候房價也低,消費也低,機會也多,美女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