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為國不計名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面對國內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的困難局面,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李小龍,在60年代,中國人的地位并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身份,但李小龍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說自己來自中國,履行愛國職責或義務,是對祖國的回報,愛國是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履行的責任或義務,名人愛國故事是:1。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40年代初,他被日軍圍困。他受了重傷,無法咀嚼樹皮,只好在棉衣里吞棉花和冰塊充饑。日軍勸降未果,亂開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了他的身體,當他看到肚子里只有雜草和棉絮時,所有被楊靖宇領導的抗日聯軍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侵略者都愣住了。在長白山的雪林里,支撐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深深的愛。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面對國內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的困難局面,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吃苦的精神,走遍了北京與張家口之間的崇山峻嶺,僅用500萬元、4年時間,就建成了外國人計劃花費900萬元、耗時7年建成的京張鐵路。所有來參觀的外國專家都感到震驚和驚訝。當時,一所美國大學為了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程學博士學位,并邀請他出席典禮。但詹天佑負責的是另一條鐵路的設計,所以毅然謝絕了邀請。他為國家服務而不是為個人服務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贊譽。
3、名人愛國的 故事有哪些?名人愛國故事是:1。李小龍,在60年代,中國人的地位并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身份,但李小龍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說自己來自中國,電影《精武門》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是“中國,不是病夫”。2.七七事變后,偉大的數學家華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了抗日戰爭硝煙四起的祖國,他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學位。1950年,他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數學家,并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家人回到了新解放的祖國,沒有國家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家。我的國家是一個小家庭的寄托,也是一個個人的寄托;國家是物質利益的寄托,也是精神家園的寄托,沒有祖國的保護,個人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童。愛國是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履行的責任或義務,履行愛國職責或義務,是對祖國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