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鐵通車里程占了全球的60%多。上表是2008-2017年我國歷年高鐵通車里程數量,這8個國家高鐵通車里程加起來也只有1.65萬公里,約為我國的56%,9萬公里,15%的增速就是4000度公里,比排名第二的國家高鐵總里程還長,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山東省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但是為什么山東高鐵里程很少。
1、山東有全國主要的高鐵制造公司,但為什么山東高鐵里程很少?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山東省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但是為什么山東高鐵里程很少?其原因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山東所處位置不屬于傳統的鐵路樞紐地區我國鐵路從1997年開始到2007年經歷了6次大提速,部分路段可以達到時速200公里,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動車組“和諧號”,記住這個時候我國的高鐵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后來經過我們自己的科研人員攻克難關后發展成為我們的高鐵CRH380系列動車組。
也就是說我國高鐵真正發展的時間段上應該是從2008年之后,這段時間而這段時間正是出于因為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危機時間段,中國政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為刺激經濟,開始了全國的高鐵建設,但是首先開始的是武廣、京津、鄭西、京滬等傳統鐵路樞紐地區的高鐵建設。地方錯失時機2008年面對經濟困難,山東反應慢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當初中央的基調已經定了,就是投資高搞建設穩定經濟和就業環境,但是似乎山東省沒有明白過來(意思就是只要有規劃就給批項目)。相比較于其他地區提前布局高鐵建設不同,山東似乎晚了些,近些年才開始注意到在這個問題,當鄰居鄭州米字高鐵已經成型和鄭州高鐵主動謀求發展不同,山東地區似乎過得更加安逸。個人猜測或許與當時濟南鐵路局的尷尬位置有關系,濟南鐵路局當時在全國來說屬于中等偏下,與北京鐵路局、上海鐵路局、鄭州鐵路局來說無疑會差些,說不上話或者話語權不夠也有部分原因,純屬個人猜測,
2、中國的高鐵通車里程多長,占全球多大比重?
我國的高鐵建設起步很晚,公認的第一條高鐵是2008年通車的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而日本的新干線在上世紀60年代的建成運營了,歐洲也在上世紀70年代建成了高鐵,相比之下,我國比日本晚了44年,比歐洲完了30多年。但是,高鐵遇到中國這個“基建狂魔”,則是如魚得水,從2008年計算,我國僅僅是幾年的功夫就成為了全球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而且比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長。
根據國家鐵路集團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高鐵通車里程達到了2.9萬公里,比2017年增加了4000公里,2018年一年,我國新增高鐵投產4100公里。目前,我國高鐵通車里程占了全球的60%多,上表是2008-2017年我國歷年高鐵通車里程數量。這速度,簡直是獨孤求敗,2011年之前,都是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
現在基數大了,增速也有15%以上。2.9萬公里,15%的增速就是4000度公里,比排名第二的國家高鐵總里程還長,再來看那些比我高早建高鐵的國家,西班牙高鐵通車里程3100公里,德國3038公里,日本2765公里,法國2658公里,瑞典1706公里,英國1377公里,意大利923公里,韓國880公里,這8個國家高鐵通車里程加起來也只有1.65萬公里,約為我國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