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平方公里;(石峁是建在千溝萬壑的山頭上,其利用率與平原城址是不能比的)鄭州商城鄭州商城,二里崗文化城址都圍以城郭,有極強的防御性,應是出于軍事目的而有計劃設置的。鄭州商代遺址群的總面積達25平方公里,外城加沼澤水域圍起的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而其中3平方公里的城垣集中大量的宮室建筑群,是為‘小城’或‘宮城’”。
1、鄭州排名第一的公園是哪個?
要說鄭州排名第一的公園是哪個?不得不先說說鄭州市市區內的三大著名公園:碧沙崗公園、人民公園和紫荊山公園,這三個公園也是鄭州市建園歷史最早最悠久的三個公園。碧沙崗公園原來是馮玉祥修建的陵園,1928年3月陵園動工,當年8月竣工,馮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黃沙”之意,親筆題名“碧沙崗”。1957年5月1日,碧沙崗公園正式向游人開放,
現在碧沙崗公園是鄭州市民最愛去的一個打卡點,里面的植被非常好,花壇、樹木惹人喜愛。人民公園1952年8月1日正式開放,公園面積30.14公頃,其中水面3.37公頃,綠化面積25.41公頃。遙望叢林之間,有涼亭五座,青年湖湖水蕩漾,岸邊柳樹成蔭,月季花壇、大草坪、老法桐樹、大雪松、青灌木花叢,非常適合人們運動休閑游玩,
紫荊山公園于1958年開始建園,經過大規模的挖湖堆山綠化美化,使紫荊山公園的建設初具規模,整個公園被金水河、道路自然分隔為東園、西園二部分,現占地總面積為288畝,其中綠地占75.5%,水面積占11.3%。公園綠化非常好,每天進園鍛煉游玩人非常多,是一個人們休閑游玩的好地方,說完了鄭州市區三個人們喜歡的公園,再說說鄭州排名第一的公園,我覺得應該是北龍湖濕地公園,也談談我的看法。
其一,鄭州市區三個公園雖然好,人們都喜愛,但是老公園還是面積較小,再怎么改造,地域空間也不大,已經沒有再擴展的余地和空間了,其二,鄭州北龍湖濕地公園是一個新建的公園,水路面積之大令人回味,利用新時代植入新的理念建起的現代化的濕地公園,已經非常滿足現在人們休閑游玩的需求。鄭州北龍湖濕地公園位于龍湖西北角,總面積16.4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3.8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65萬平方米,是目前鄭州市區最大、具有自然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功能的人工濕地,
2、鄭州是古都嗎?
感謝邀請,鄭州早在2004年就被評為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很多人都會覺得詫異,那是因為鄭州的現代化程度和歷史知名度確實很難和古都聯系在一起,但鄭州卻是實實在在的古都。首先鄭州是著名的商都,并且建都年代還要早于安陽殷墟,在鄭州市內的人都不會陌生,在鄭州管城區有一個商城遺址,雖然年代久遠,但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當時的城墻、建筑基柱、墓葬等等。
并且管城區的管也是源于西周時期在這里建立的封國管國,在管國后還有其它幾個封國在這里建都,再者就是新鄭的鄭韓古都。如今在新鄭依然可以看到鄭韓時期的古城墻遺址,文化路南頭還有鄭國車馬坑,里面可以看到當初鄭國的軍事、人文等,韓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新鄭周邊也散落著很多韓王陵,當地人叫冢子,最有名的就是西亞斯校內的韓王陵。
鄭州在歷史上也是經過不斷變遷,像管州、鄭縣都是過去的稱呼,鄭州的古都歷史年代也非常久遠,自漢代以后就變得蕭條,總之,鄭州是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還是商都、鄭韓古都,雖然留給我們的遺存較少,文化氣息更多的被鋼筋混凝土取代,但它畢竟是真實存在過、輝煌過。我是海域藍豚,河南自媒體,持續更新更多本地問答,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3、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和河南鄭州商城遺址,它們兩者哪個的“城址面積”更大?
兩城沒有比較的意義,一個是陜北農牧交界處的山城,一個是中原核心區青銅時代都邑。時代與等級都不在一個可比較的緯度上,石峁遺址石峁城址,陜西龍山至商代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對獨立的石構建筑群組成,分布在400多萬平方米的山頭,提煉一下:石峁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石峁位置:陜北農牧交界處距今年代:3600年甚至更晚~4300年石峁城面積:4.25平方公里;石峁內城:2.1平方公里石峁外城:1.9平方公里石峁皇城臺:0.08平方公里;(石峁是建在千溝萬壑的山頭上,其利用率與平原城址是不能比的)鄭州商城鄭州商城,二里崗文化城址都圍以城郭,有極強的防御性,應是出于軍事目的而有計劃設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