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二”之后反革命政變,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基本癱瘓,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迅速擴大,412反革命政變指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翼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了反對國共左翼的武裝力量政變,在這個政變中,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和革命群眾遭到屠殺,使中國革命遭到嚴重摧殘,標志著革命的部分失敗,是革命由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
412反革命政變指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翼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了反對國共左翼的武裝力量政變。在這個政變中,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和革命群眾遭到屠殺,使中國革命遭到嚴重摧殘,標志著革命的部分失敗,是革命由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同時也宣告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四·一二”之后反革命 政變,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基本癱瘓,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迅速擴大。經過深刻的鍛煉和嚴峻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初步積累了兩方面的經驗,為領導中國人民把斗爭推向一個新的更高的階段準備了條件。
7月15日反革命政變;(中國國民黨稱之為“武漢分共”或視之為“清共”的一個環節)1927年7月15日爆發。民國政府在進行北伐戰爭(1926-1928年)時,最初采取的是“聯俄共”政策,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然而,在北伐戰爭期間,國民政府在是否容納共產黨的問題上,于1927年分裂為南京(由蔣中正等人領導)和武漢(由汪精衛等人領導)。一開始武漢還是主張縱容共產黨,后來就和共產黨產生了摩擦。加上馮玉祥等軍事精英要求共黨,汪精衛于7月15日在武漢召集會議,宣布停止與中共合作。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結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