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以及相關制造是東營的主要支柱產業,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就位于東營。東營位于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陸地面積約82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5萬左右,是山東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約82.15萬,海拔高3.5~4.5米。
1、泰安市一季度GDP突飛猛進,東營增長趨勢放緩?
泰安和東營都是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它們都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好的地級市,2018年泰安GDP達到了3651.33億元;而東營GDP則為4152.47億元,都進入了全國百強。但從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泰安經濟穩步增長,名義GDP增速達到9.5%,而東營則出現了-2.86%的負增長,近年來山東經濟發展處于下行通道,在這種大環境下,泰安和東營其實也難以獨善其身,一個季度的數據很難準確反映全年的情況,其實在2018年,東營的名義GDP增速達到8.86%,而泰安名義增速只有2.04%。
泰安位于山東省中部,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泰山有“五岳之首”的美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所以泰安是一座優秀旅游城市,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游城市,旅游業也是泰安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泰安市以“四新四化”為目標,把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強力推進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產業提質增效,
東營位于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陸地面積約82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5萬左右,是山東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東營的發展水平非常高,其2018年人均GDP高達19.27萬元,僅次于深圳位居全國第二,石油化工以及相關制造是東營的主要支柱產業,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就位于東營。但我們也應該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總有枯竭那一天,因此東營也應該未雨綢繆,做好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實現產業多元化,為未來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2、長江每年多少泥沙入海?如上海的崇明島,每年面積還在變大嗎?
長江,古稱江、大江、江水等,其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區,源頭為沱沱河;長度6397公里,為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為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領土面積的20%以上;其自西向東流經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即西藏、青海、四川、重慶、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最后在上海注入我國的東海。
四川宜昌和江西湖口將長江分為三段,長江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水流平穩,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長江有八大支流:即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沅江、湘江、贛江,其沿岸分布著我國四大淡水湖:即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屬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那么,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第一長河,長江每年有多少泥沙入海?而上海的崇明島,每年面積還在變大嗎?長江年攜帶泥沙量跟黃河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原來黃河每年攜帶泥沙量為16億噸,是長江的四倍。建國以來有據統計,1949年至1984年,長江年攜帶泥沙量為4.86億噸,而1985年至1999年年攜帶泥沙量降為3.35億噸,主要原因是長江中上游地區水土保護措施得當,大面積植樹種草,環境得到改善,加上三峽大壩的建成,“攔截”了大量泥沙下瀉,而且長江年攜帶泥沙量還在繼續減少,近十年則減少至年攜帶泥沙量為2億噸左右,可見我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效果明顯,人們都說長江水變“清”了,
長江口有我國第三大島嶼,典型的沖擊而形成的島嶼——崇明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其大部分屬于上海,只有北部小部分屬于江蘇省。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約82.15萬,海拔高3.5~4.5米,其形狀如一條“春蠶”,東西希長,南北狹窄,已有1300歷史,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溫度適中,植被茂盛,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方典型的“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