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二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現使用文字符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在春秋戰國時期,臨沂有許多名人,孔子七十二門徒,其中的澹臺滅明、子路等都是臨沂人。
1、臨沂的歷史悠久嗎?有哪些歷史故事?
臨沂市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二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現使用文字符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在臨沂的土地上,曾經出現過很多國家,在商周時期,郯、莒、費、陽、向、莒、郯、根牟、于馀丘、杞等國,還有部分區域屬于齊國、魯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臨沂有許多名人,孔子七十二門徒,其中的澹臺滅明、子路等都是臨沂人,作為臨沂人的郯子,孔子曾經向他請教。戰國時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荀子曾經擔任過瑯琊蘭陵令(今臨沂蘭陵),并終老于此,葬于蘭陵,秦國大將蒙驁,是臨沂蒙陰人,官至秦國上卿。
歷仕四朝,是秦統一全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后人蒙武、蒙恬、蒙毅,同樣對秦統一全國做出了重要貢獻。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出生于臨沂沂南的諸葛瑾、諸葛亮,分別為吳國與蜀國做出過巨大貢獻,尤其是諸葛亮,更是被后人神話,在現在的沂南,仍有諸葛氏后人生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瑯琊王氏,號稱王與馬共天下,權傾朝野,王氏代表人物王祥是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氏中的王羲之被尊為“書圣”,其子王獻之書法成就也很高,與父并稱“二王”。
2、臨沂有什么名人?
在臨沂名人中,今天介紹幾位將軍,他們是臨沂人的驕傲和自豪,劉興元:開國中將劉興元(1908——1990),原名劉維芳,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人。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軍醫院政治部巡視員,總衛生部總務處處長,八路軍衛生部政治處主任,第115師工兵營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2師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政治委員、第42軍政治委員等職,
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參與指揮過贛榆城戰斗和強攻臨沂戰役,參加遼沈、平津、安新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南軍區干部部部長,廣州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軍事學院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王光華:開國少將王光華(1909——2005),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人,
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軍平漢線游擊隊支隊長,八路軍129師冀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冀南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后方總指揮部司令員等職,參加支援過淮海、太原、平津和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河北省軍區司令員兼公安廳長,軍委人民武裝部動員處長,總參謀部隊列部副部長,總參謀部軍務部第二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覺:開國少將李覺(1914——2010),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人,革命戰爭時期,曾任晉西游擊隊營教導員,魯西軍區團政治處副主任,冀魯豫軍區分區旅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師長。參加過平漢、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西藏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后勤部部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核研制基地司令員,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等職,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鄭惕:中將鄭惕(1923——2002),山東臨沂人。革命戰爭時期,曾任魯南軍區武工隊隊長,鐵道游擊大隊代政委,徐州警備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兼軍法處處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副師長,解放軍總參謀部警備部處長,武裝警察部隊副參謀長,第二炮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李連秀:中將李連秀,1923年生,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山東軍區副連長,東北野戰軍1縱隊團參謀長、副團長,新中國成立后,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愿軍38軍337團團長,后38軍參謀長、軍長,40集團軍軍長,武警部隊司令員等職,1989年1月被授予武警中將警銜。楊漢文:中將楊漢文,1928年生,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