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小麥供應比較寬松,主要是今年小麥豐收,夏小麥同比增收43萬噸,還有就是庫存小麥大約7300萬噸,每周都市場投放300萬噸,并且近日公布2013年產不完整粒超標小麥拍賣底價降到0.55、0.80元低位,對現貨小麥價格構成一定壓力。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可以看出小麥價格比較穩定,近期走勢偏弱,回落空間在2、3分錢左右,第四季度或將有小幅回升,整個小麥價格波動空間也就在3、5分錢,所以這種情況下,存下來等價也意義不大,漲的幾分錢除去掉秤的、除去損失的,也多賣不了幾個錢。
1、今年小麥多少錢一公斤?
謝謝邀請,幫農忙為您作答。今年新麥市場實際收購價格在各大主產區普遍上升:河南省新麥開秤價每斤1.05到1.1元,比2016年提高5~9分錢,后又漲到每斤1.13~1.16元;湖北新麥開秤價是1.1元左右,比2016年多出1毛錢,后漲價到每斤1.15元左右,陜西、河北、山東新麥價也是高開高走。并且一反往年,呈現南高北低形勢,
究其原因,幫農忙認為:一是由于今年我國小麥優質品種增加。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810億斤,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占比提高2.8個百分點,優質優價得以體現,二是下游消費群體如面粉廠收購動力比較大。由于庫存水平偏低,陳麥價格又相對偏高,使得補庫意愿較足,三是貿易商的“亡羊補牢”和投機心理。2016年麥收時期一些收購主體對行情的判斷相對保守,而最終大部分小麥流入了國儲,而后市場糧源偏緊,刺激了小麥行情不斷看漲,不少貿易商以及主體都頗有懊悔未能有效抓住一波難得的行情,
2、小麥價格一斤多少元對農民來說比較合理?
謝謝邀請。依我看,反正是市場經濟自由市場,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就讓種麥的農民自己定價,消費者愿買就買,不愿買就不買,或者說農民愿賣就賣,不愿賣就不賣,對于消費者而言,肯定向低價定,作為農民而言自然要往高價定,不過,無論是農民還是消費者,隨隨便便的定價,都是扯蛋,只有政府出面當個公正的裁判,做到兩不傷,公平合理的定價,才能被所有的人按受。
特別提醒的是,如果把價格定離譜了,那就不只是對價格調整一下的問題,而是在亂漲價,按事物聯系的觀點,只要小麥一漲,其他糧食也要相應地漲上去,只要糧食一漲,其它的行業都要漲,到頭來水漲船高,農民雖然拿到了一墩厚厚的票子,也許是豬羊相低,仍然在原地踏步,不但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利益,反而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小麥價格的上漲,漲到什么程度,必須謹慎。
3、小麥價格下跌,農民該如何賣糧?7月份小麥價格走勢如何?
最近兩周,小麥價格出現小幅回落,從格從6月上旬的每斤1.12-1.18元回落到1.10-1.15元,大約每斤下跌了2-3分錢的樣子,據一些農民反映,現在基層糧站小麥收購價格回落幅度較大,主流收購價在1.05-1.07元左右,還有相當一部分低至1.02-1.03元,甚至更低。面對當下小麥行情持續走低的情況,農民如何出售糧食比較穩妥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先分析一下7月份、及后期小麥價格行情,結合行情再確定如何出售糧食的問題,
一、從5月中下旬小麥開始上市,出現了高開低走的走勢,讓大家空歡喜一場,尤其近幾天,由于小麥上市量的增長,價格回落比較明顯。截止6月30日,部分企業收購價出現下調0.5-1.0分不等,其中五得昨禹城公司下調0.5分,1.145元/斤,山濰坊庫點下調1分,1.14元/斤,許昌普通小麥價格下調1分,1.12元/元,
6月28日下跌的家數較多,多數每斤下調1分,具體情況請參看下表:二、從當前的形勢分析,7月份小麥價格行情偏弱的可能性較大,仍然會在1.10-1.15元之間波動,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小麥供應比較寬松,主要是今年小麥豐收,夏小麥同比增收43萬噸,還有就是庫存小麥大約7300萬噸,每周都市場投放300萬噸,并且近日公布2013年產不完整粒超標小麥拍賣底價降到0.55、0.80元低位,對現貨小麥價格構成一定壓力。
二是小麥托市收購價格連續下調,2018、2019兩連2年下調,三等小麥收購價格壓縮到1.12元這個較低的價位,并且到現在只有安徽和江蘇2個省啟動托市收購,不利于小麥價格上漲,三是由于后期麥價預期較差,經銷商在收購上的積極性不高,并且要求的標準比較嚴格,導致即使是好小麥也賣不上價。同時,由于小麥終端產品消費處于淡季,企業收購也數量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