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說起是不花多少錢的商品,但偏重于“奢侈品”;而糧食屬于“必須品”。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更高,有些地方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兩元一瓶,你怎么看,去比100元錢一包的煙和一斤豬肉15元,更想不通,這樣每瓶礦泉水的生產成本為0.7元/瓶。
1、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高?可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是二元一瓶。你怎么看?
一瓶礦泉水和一斤小麥,哪個成本更高?有些地方小麥一斤八毛錢,礦泉水兩元一瓶,你怎么看?水是生命之源,礦泉水屬于地下水資源,一次投資,永受益,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個礦泉水廠總共投資在幾十萬元,可以能用100年,每瓶礦泉水賣兩塊錢,請放下水瓶,最貴的也就0.5元/個,人工費0.1元/瓶,固定資產折舊按0.1元/瓶,這應該屬于相當高的折舊費了,
這樣每瓶礦泉水的生產成本為0.7元/瓶。一般礦泉水瓶比較便宜,一瓶礦泉水成本也就在0.4元/瓶左右,主要是水不用花錢,小麥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下面計算一下小麥的成本:(1)小麥種子成本,小麥種子按國家補貼價后1.5元一斤,每畝小麥用20斤,費用總共30元。(2)肥料農藥成本,每畝使用土雜肥2000公斤,一百元左右;每畝使用小麥專用復合肥一袋150元左右;每畝使用農藥成本40元。
總共費用為290元左右每畝,(3)機械耕種收獲成本。每畝小麥160元,(4)人工成本。耕種管理按每畝三個公司計算,每個工時為一百元,共計300元,(5)土地成本。每畝土地,承包費為600元,綜上所述,每畝小麥生產成本為1380元,每畝小麥的最高產量的在一千斤左右,這樣明天小麥的生產成本為1.38元/斤左右。
既然小麥的價格這么多,種植成本價格這么高,為什么農民還種小麥呢?主要是由于土地是農民自己的承包地不用交費用,如果租賃土地就有這么高的成本,還有農民的工時不計算在內,這才使得農民種小麥才有一定的收入,如果小麥按0.8元每斤的價格計算,每畝地毛收入800元左右。從經濟各方面來分析,每畝地需要虧損種植成本為580元左右,
2、一瓶礦泉水會比一斤稻谷還貴嗎?這合理嗎?
實際上“一斤糧”和“一瓶礦泉水”在商業價格上比較有差距是因為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消費范疇的商品。簡單地說:人可以不喝礦泉水,但是必須吃糧,礦泉水說起是不花多少錢的商品,但偏重于“奢侈品”;而糧食屬于“必須品”。對于象礦泉水這樣的還有煙、酒、化妝品等,由人的奢侈欲、經濟條件、嗜好而決定其價值的商品不能沒有,
因為稅收、市場貨幣流通平衡等會起調節作用的。沒這樣的商品反而無法去把錢多的那部份的錢掏出來!去比100元錢一包的煙和一斤豬肉15元,更想不通,也不能由此定論這不合理,必須漲糧價。糧食是不管窮富、收入高低的人天天要吃的,不管“民以食為天”的格言,還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飩不吃就餓的慌”的民間俗語,都提醒人們:糧食必須保證大眾化的消費水平。
如果把礦泉水類似的產業用他們的“產業鏈”來看,他們活躍了了市場也增加了就業,隨著農業科技和機械化,越向后農業上越載不了多少人,這就是一個人類的必然——社會分工,再分工!上午有人在問答中提問:如果把小麥價格提高到每斤10元,農民會不會高興?我沒認真答,因為這類似的話題我已經拿出了我的觀點了的。不過還是作了如下回復,原文轉載:301一號農民王永堯5小時前現在還可以哭,到漲到每斤10元那時農民哭都哭不出來!海岸碼頭上從國外買回來的只賣9元,你種的賣不出;不種又買不起!吃啥?有土地自己種自己吃?你需要錢嗎?你穿啥?孩子上學嗎?自已還能從土地上面種幾袋鹽巴、醬油嗎?再種幾套衣服?大多數人吃都成問題了,事情就大了!呵呵呵面館里二兩面50元啥后果喲這不是農副產品價格問題,是成本和規模問題!唉所以農業是一個全社會進行“反哺”的產業,也是種價值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