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火,漢語常用字,讀作hu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指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焰,后引申為產生光焰的爆炸或射擊、怒氣、中醫學上的燥熱之氣、熱烈的、紅色的等含義,熄火滅;滅火:爐火~了,“火”也常用來做漢字偏旁,在上下結構的漢字中作偏旁時,“火”被寫成“灬”帶火字旁的字有哪些。
爍光亮的樣子:閃~。炕1.北方人用土坯或磚砌成的睡覺用的長方臺,上面鋪席,下面有孔道,跟煙囪相通,可以燒火取暖。2.烤:白薯還在爐子邊上~著呢。把濕褥子在熱炕頭上~一~。燥干;缺少水分:~熱(干燥炎熱)。口干舌~。灸灼;燒。中醫治療方法之一。以艾絨制品熏烤于穴位或患部:針~。燭1.蠟燭:火~。花~。2.照亮;照見:火光~天。洞~其奸。3.俗稱燈泡的瓦數為燭數,如50燭的燈泡就是50瓦的燈泡。煉1.用加熱等辦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鐵。~鋼。~乳。豬油~過了。2.燒:真金不怕火~。3.用心琢磨,使詞句簡潔優美:~字。~句。4.姓。熄火滅;滅火:爐火~了。~燈。煩1.煩悶:~惱。心~意亂。心里有點兒~。2.厭煩:耐~。這些話都聽~了。3.使厭煩:我正忙著呢,你別~我了。4.又多又亂:~雜。要言不~。5.煩勞:有事相~。~您給帶個信兒
1、帶火字旁的字:燈、秋、伙、灰、炒、燃、炮、炸、燎、爛、滅、燦、靈、災、焰、燉、炎、燒、煤、灶、烙、爍、炯等。2、火,漢語常用字,讀作hu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指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焰,后引申為產生光焰的爆炸或射擊、怒氣、中醫學上的燥熱之氣、熱烈的、紅色的等含義。“火”也常用來做漢字偏旁,在上下結構的漢字中作偏旁時,“火”被寫成“灬”
3、五行帶火的字五行屬火的字有:日、烏、年、到、找、女、田、來、老、火、全、耳、條、蟲、午、尺、力、夏、男、塵、尖、同、自、左、多、尺、丑、從、丹、鄧、仃、訂、斗、隊、豐、火、井、仂、歷、六、侖、內、日、太、天、廳、屯、烏、午、長、仉、支、止、中、兆、貞、陣、爭、執、旨、至、仲、紂、自、丁、二、了、力、乃、就、它、進、六、二、他、奶、臺、了、長、對、站、頭、采、里、當、大、冬、聽、足、從、只、短、南、住、姐、麗、中、弟、彎、打、那、的、立、天、綠、乓、亮、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