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隋煬帝也死于揚州,具體應該是現在的江都。揚州夜景揚州,是江蘇省地級市,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下轄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3個市轄區和寶應縣1個縣,代管高郵市、儀征市2個縣級市,常駐人口約461.3萬人,面積6634平方公里,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449.38億元。
1、江蘇揚州怎么樣?
揚州夜景揚州,是江蘇省地級市,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下轄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3個市轄區和寶應縣1個縣,代管高郵市、儀征市2個縣級市。常駐人口約461.3萬人,面積6634平方公里,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449.38億元,揚州夜景風景名勝瘦西湖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
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高郵盂城驛高郵盂城驛高郵盂城驛現為世界遺產、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郵驛“活化石”、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筑,大明寺大明寺大明寺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區西北郊,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
1500余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個園個園個園位于揚州古城東北隅,鹽阜東路10號,曾榮獲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國家重點公園”稱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這座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
2、揚州這個城市怎么樣?你如何評價?
揚州這個城市怎么樣?我簡單說一說,大致分為兩個部分,揚州的興與揚州的衰。古代揚州——煙花三月鹽商情古代揚州,得益于京杭大運河的竣工,揚州一躍成為東南第一富庶之地,就連當今紅的發紫的蘇州也望其項背,揚州最為輝煌的歷史,一個在隋唐宋,一個在明清。隋朝,隋煬帝非常喜歡揚州這個城市,不僅僅是揚州的美人,還有揚州的瓊花,
當然,最后隋煬帝也死于揚州,具體應該是現在的江都。唐時,揚一益二,不是吹的,全國最富庶的地方,揚州排第一,成都排第二。當然揚州本身為大禹治水后初分的天下九州之一,可見揚州歷史厚重,到了宋代,更是全國資本最為聚集的地方,以至于北宋亡國,宋徽宗逃到揚州,依舊把酒言歡。明清,是揚州繁華的又一個高峰,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漕運和鹽商的崛起,
揚州鹽商非常有錢,不但推動淮揚菜發展,還推動揚州園林得發展,只有有錢,才能推動這些高雅藝術走向巔峰。近代揚州——成也運河敗也運河清末,運河淤積,漕運被廢除改海運,尤其是鐵路的鋪設,而揚州官紳由于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阻撓鐵路建設,揚州由于交通的大大改變,而不可挽回的衰落下去。當代揚州——迎風而上逸居城現在的揚州,隨著五峰山公路鐵路兩用大橋的即將竣工,過江鐵路一旦被打通,前途無量,
同時,揚州還靠近南京的江北新區。隨著江北新區的崛起,揚州也會背靠大樹好乘涼,揚州城市非常精致,公園很多,我覺得發展傳統服務業是非常好的,古代揚州三把刀全國聞名,菜刀、雕玉刀和修腳刀,分別對應揚州發達的飲食文化,奢侈品文化,以及水浴養療文化,現代的揚州,也需要打造新時代的“三把刀”。做好第三產業,做好服務業,做好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