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大量的石柱、石幔、石鐘乳,有的若瓔珞倒掛,有的似云盆靈芝,有的像滴玉凝脂,還有的如寶塔如雪蓮、似虎獅似龍蛇,而那整面巖壁上的沙漠之舟更讓人嘆為觀止形神兼備的各種山石草木、飛禽走獸、日用器皿,形神兼備,惟妙惟俏。很可能至今仍然留下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沿著蜿蜒的山路,我們開始向伏牛山深處進發,這里許多凌亂的巨石讓人難以攀爬,而陰晴不定的氣候,蔥籠茂密的植被,更給這座大山增添了無盡的神秘氣息。
1、據說河南的“抱犢寨”,有李自成的餉銀洞,是真的嗎?
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就在伏牛山北麓的一條山溝中,一個普通農民在不經意間的發現,讓這座山變得更加神秘和傳奇。相傳,伏牛山曾經是太上老君歸隱修煉的地方,據說在羽化成仙之前,太上老君在山中留下了無數的寶藏。本來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很少有人把它當真,但是就在30多年前,祖祖輩輩生活在伏牛山區的農民張占魁,平時常到山中的溪流河道旁打草捕魚,補貼家用。
那一天,他和以往一樣,在淺淺的河灘上行進,突然水底的淤泥中,似乎有什么東西反射著異樣的光芒,張占魁彎下腰去將那塊東西撈了出來,這一塊拳頭大小,顏色明黃,十分沉重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正在張占魁感到十分詫異時候,同村的村民也圍了過來,當老張用世代相傳的土辦法對它進行初步鑒定為“黃金”時,這極有可能是傳說中埋藏在伏牛山的寶藏。
聽到這些神奇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旅行走進伏牛山。當地百姓告訴我們,在伏牛山北側,距離欒川縣城34千米的山坳中,有一個名叫抱犢寨的神秘山寨,那里,在數百年前曾有土匪聚集練兵,尋找礦藏。很可能至今仍然留下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沿著蜿蜒的山路,我們開始向伏牛山深處進發,這里許多凌亂的巨石讓人難以攀爬,而陰晴不定的氣候,蔥籠茂密的植被,更給這座大山增添了無盡的神秘氣息,
經過艱難的跋涉,我們在這山頂上終于發現了這座山寨,看到了古老的城墻。據說:這個寨子很早就有,一直是這一帶土匪盤踞的地方,最多的時候,這個地方盤踞了一千多個土匪。那么,這一千多土匪到底靠什么生活?他們又會不會是因為這里有黃金寶藏而盤踞在這里,推開厚重而古老的寨門,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山坳中的古寨,規模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這儼然是一個小型城鎮。
不僅有公堂、商鋪、而且還有數十個規矩統一,頗具格局的院落,整個抱犢寨坐落在一個簸箕狀的山頂盆地中,四周都是險峻的峭壁,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個地方連牛都上不來。這里的老百姓為了生活耕地,他們就把小牛犢抱上山寨養大,牛到老死也不下去了,所以當地人叫“抱犢寨”,抱犢寨從明朝開始就聚集了許多亦匪亦商的幫會組織,聚斂了大量的金銀財富。
這些財富又與山下河道中農民發現的那塊黃金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抱犢寨中生活的一位老人向我們透露了些許信息,在這方圓附近有七個縣,土匪搶過大量東西,被土匪帶到抱犢寨,他們之所以選擇這里占山為王,不僅僅因為這里地勢險要,更因為在這一帶的懸崖絕壁間,有很多當地百姓偶然發現的金銀礦洞。在當地熱心村民的帶領下,我們輾轉來到了山后的崖壁前,這個洞穴的位置十分特殊,它一面緊鄰懸崖,另一面深入山體,洞口呈橢圓狀上下共兩層,在上層洞口的洞壁上,依稀還有火焰燎烤的痕跡,
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個洞有一個特別的名字“餉銀洞”。據說:這個洞最早是明末農民起義將領李自成為籌集軍餉而開挖的礦洞,這里的老人講:它這個銀礦是分著一窩一窩的樣子。當地百姓傳說:這個現在看起來不起眼的洞穴,曾經出產過大量的金銀,走進洞穴之后,我們發現這個洞長約30米,寬僅兩米多,全部由人工開鑿而成,據說這個礦洞中的金銀,早已被開采一空。
2、河南平頂山附近哪里有山洞?
感謝邀請!河南平頂山附近的山洞,筆者向您推薦魯山縣的三處山洞,雖然不是太深,但文化底蘊深厚,其一、牛郎洞。位于魯山縣城東(魯山三高)露峰山東南麓,傳說是牛郎與織女相知相愛相戀的地方,為保護牛郎洞遺址,魯山縣有關部門在牛郎洞上新建有牛郎亭,魯山縣已被中國民俗協會命名為“牛郎織女發源地民俗之鄉”的稱號,其二、鵓鴿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