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游記散文,《中國古代游記》不可或缺。游記散文《湖心亭看雪》推薦賞析華夏祖國,人杰地靈,此類游記散文比較起來讀,更有滋味,全書節(jié)選了詩詞歌賦,游記散文,日記書札等大量游記作品,對于提高審美情趣,提高文學水平很有幫助,其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具有重大革新意義。
1、游記散文怎樣借景抒情?
你在某處游走中,置身于某個場景中或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總想把此刻的心情和所看到的情景分享給別人,那就以記錄的方式邊走邊寫,并加以抒情。寫散文一般都是靠想象和苦思冥想,不受環(huán)境、時間、距離等限制,充分地抒情,努力的回憶來寫文章,就是“放的開,而收得攏”的寫作方式。而游記則不是,它是以現(xiàn)場的所見所聞,親身感受的,
2、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游記散文?
游記散文《湖心亭看雪》推薦賞析華夏祖國,人杰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四方所至,風景各異。當人才與風景相遇時,便有了“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的心靈感應,某日讀《湖心亭看雪》,實有感觸,行文以“四個一”為主題,聊且一敘,賞析美文。1、一個風華絕代的才子,作者張岱,字維城,號陶庵。明萬歷二十五年生于浙江山陰,即今紹興,
他是明清之際的史學家、文學家,文學創(chuàng)作以“小品圣手”名世。一生著作頗豐,有《陶庵夢憶》、《西湖尋夢》、《石匱書》、《嫏嬛詩集》等,康熙十九年與世長辭,享年84歲,乃高壽老人。自幼聰慧,有客人出對,荷葉如盤難貯水。對曰,榴花似火不生煙,某年七月,村村祈雨。岱扮水滸人物,叔祖責備,水滸與祈雨何干?對答,及時雨,
其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具有重大革新意義。周作人認為其文,不再當政治和宗教的差,自清至今,眾多學者評論家認為,其屬異才,絕代的散文家。特別是北師大的客座教授梁容若評價他的著作,反映社會最忠實客觀,以徹底的懺悔反省,啟發(fā)民族的新生,2、一次興趣盎然的奇遇。《湖心亭看雪》全文僅159字,雖行文簡短,輕快舒暢,然意境卻空靈絕響,仙道飄然,傳情于千里之外。
首先寫大環(huán)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話即寫明了當時的環(huán)境,所寫突出聲絕的特點,有天地靜闊之氣,的確令人向往,其次寫行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更定,晚八點。拏,《說文解字》釋:“持也”,表牽引意,毳,獸毛皮。此行動已帶領(lǐng)讀者同往矣,再次,湖周邊雪景如水墨畫般一一展開。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前句寫全局,后句寫點綴,聊聊數(shù)語,毫無廢筆多言,便將面與點,大景與小物,對比摹狀出來。最后,全文的核心點“奇遇”,在如此超然飄逸的山水湖雪意境下,帶來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和“江湖相逢一杯酒”的驚喜,到亭上,有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金陵友人,亦帶爐具美酒,亦賞月于心,兩人志同道合,互有奇遇驚喜!文章結(jié)尾,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千萬不能被舟子的話所迷惑,實質(zhì)是畫龍點睛,此處行文手法高妙與自然兼?zhèn)洹=柚圩又挘璺Q頌金陵人癡于賞雪情趣而表達了自己曠達超然之意趣!3、一種真情流露的寄托,
我們國人接觸心理學相對較晚,或者明確心理學這個概念較晚。最初的心理學專業(yè)傳入中國在清末,師范院校設(shè)立心理學課,事實上,每篇文章背后的作者都有著突出的心理活動特點,通過文章內(nèi)容亦反映了其當時的心境。在游記散文中,《湖心亭看雪》“游景 交心”的模式顯得特別有代表性和心理學意義,總結(jié)起來,可以算作一種真情流露的寄托。
此類游記散文比較起來讀,更有滋味,一者,《世說新語·王子猷居山陰》,雪夜無眠,四望皎然,詠《招隱》詩忽憶戴安道,經(jīng)宿乘舟而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具體心理活動不得而知。為何盡興?大概路之上己在心中與戴安道交流《招隱》完畢,也許此謂“神交”吧!二者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作者夜色起行,念無與為樂者,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庭積水空明,二友相談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