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寫事的;2、各種應用文體裁;3、學校的各項活動為訓練素材;4游戲作文引路;5、想象作文;6、看圖作文;7、寫景、游記作文;8、口語交際也是訓練習作的好素材;9、看圖作文;10、材料作文等。本人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對于中學時期作文很差的孩子,到高中是不是作文依然差,該如何提高。
帶了幾屆學生,在習作教學中總結了些經驗,這些經驗也成為了我習作教學中的有效常規。今天,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一、習作是寫出來的。實踐證明:一個學期中,不論是8篇大作文,還是16篇大作文,習作訓練量還是不夠的,我們學校每周兩篇或三篇日記,一學期能寫三四十篇。這塊習作領地,如果讓學生隨便寫就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應付現象,寫出來的習作會平淡無味,
這不僅不能達到提高習作水平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還降低了一定的習作能力。對于這種情況,我對日記進行了調整,學生們除了寫心情日記和當下記實外,其它的日記時間都是由我來出日記題目或規定寫作范圍,這些習作題又是怎么來的呢?我把訓練的題材進行了整理分類,1、寫人、寫事的;2、各種應用文體裁;3、學校的各項活動為訓練素材;4游戲作文引路;5、想象作文;6、看圖作文;7、寫景、游記作文;8、口語交際也是訓練習作的好素材;9、看圖作文;10、材料作文等。
把這些題材根據新課標要求,分配到不同的年級去訓練,寫日記前準備好要寫的內容。一個學期結束后,學生們就能完成40篇的習作練習,二、習作能力是練出來的。在習作訓練中,我一直堅持自己總結出來的“作文三步曲進行訓練”,這三步是:審題、選材、細節描寫。在審題方面一直要求學生至少讀三遍題,抓住關鍵的字詞句來審,力爭做到準確;在選材方面要求要選能體現真情實感,立意要高,要符合現實情況,題材新穎,易寫出細節的題材;引導細節描寫方面,先運用游戲作文引領,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細節描寫,如,好多同學喜歡的“掰手腕”游戲,在同學之間較量時,引導孩子們細心觀察掰手腕學生的表情、動作等細微表現,把這些寫出來就是細節描寫,
平時都這樣來訓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三、優秀習作是評出來的,講評作文時,主要從“三步曲”入手,其次才是其它方面的講評,漸漸地,孩子們就融會貫通了。在講評的過程中,還一直堅持每篇日記都講評的原則,問題小的,就用第一節晚自習前幾分鐘少講;問題多的,就利用作文課和周日返校時多講評一些,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講評的過程中,只要發現孩子有閃光點,哪怕是一個題目,一段話都要表揚;優秀的作文還是改出來的,因此,講評后,讓學生們再次修改,直到改好為止,。
2、如何才能寫好中考語文作文?
臨近中招,怎樣才能寫好一篇中考應試作文呢?中考作文還是有很多套路的,比如,把字寫好,工整、干凈的書寫能讓閱卷閱得頭昏腦脹的老師神清氣爽,能占不少便宜的,技巧上,要想寫好,請往下看:一、看中考作文題型,二選一如何選題。中考作文,大多兩種題型:1.命題或半命題作文;大多考查記敘文,2.材料作文。要比命題作文難一些,需要先提煉出材料的中心,再圍繞中心自擬題目,
既可以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議論文。兩道題,怎么選?答案是:1.選簡單的,因為考場作文還是盡量要降低風險系數的,簡單的,把握大,不易跑題。2.選自己擅長的,擅長的才能出彩,才是得高分的關鍵。擅長記敘描寫的,就要在記敘文上下功夫;擅長思維和議論的,在準確把握材料中心的前提下,可以優先考慮議論文,二、記敘文套路:1.審題要準。
題目中每個詞語都要在文章中有所體現,遺漏了,就會造成偏題或跑題,比如:《越來越.....的我》這個題目,明確是寫自己某個方面特點的記敘文,但“越來越”這個詞,很多同學往往不注意思考如何去表現,會寫成“(努力)的我”;或是將“越來越努力”錯誤理解為“從不努力到努力”,造成偏題、跑題。而此文題正解應該是寫兩到三個事例,顯示出從努力到更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