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為室內石蛙養殖和室內石蛙養殖(1)室外,選擇有山泉水來源、水質好、水源充足、水溫也要相對穩定、環境安靜、冬暖夏涼、地勢開闊、植被良好等地方,關鍵注意防逃防害。二、人工養殖石蛙注意要點1、選址,同一級的石蛙養殖30天后,再根據個體大小進行調整,直到上市銷售。
1、石蛙的養殖技術與前景怎樣?
石蛙學名棘胸蛙,是一種生長在深山水澗的野生蛙類。石蛙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隨著野生資源的逐漸減少,石蛙人工馴養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工養殖石蛙有以下幾個要點,一、蛙場建設:蛙場建設最好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少花錢多辦事。養殖場要求水源充足,因石蛙是兩棲動物,必須要有優質的水源供應,且排灌方便,設置障礙及遮蔭,防止石蛙逃逸,同時也能防止天敵侵害。
建養殖池,大小以2米×3米×1.2米為好,上面加蓋防逃并防天敵入侵,二、放養密度:放養幼蛙30克以上每平米120只左右,50克以上每平米100只左右,100克以上的每平米60只左右。在投放時,根據個體大小進行分級并分池飼養,同一級的石蛙養殖30天后,再根據個體大小進行調整,直到上市銷售。三、投料技巧:石蛙對動物性飼料的需求量較大,為降低飼養成本,可人工養殖動物性餌料如黃粉蟲、蚯蚓、蛆等,以彌補天然餌料的不足,
投餌臺要求設在養殖池中間,面積約占池面50%左右。投餌量以體重的5%~10%,以當日能吃完為準,投喂時,要求定時、定位、定量、定質。四、水位控制:夏季氣溫高時,水位控制在10~15厘米,每日換水或用流水,池內保持清潔,秋冬季水位保持在18厘米左右即可安全越冬。以上就是石蛙養殖的一些重點,關注本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幫助。
2、有沒有人養過石蛙,人工養殖石蛙怎么養?
感謝邀請!一、科普一下石蛙是生長在湖南深山溪間中的一種蛙類,它的形體較青蛙肥壯,大者有350—400克重,背呈黑褐色,腹部至白,有畏光性,喜于夜間活動,人們常在酷熱的夏夜,趁它出來納涼時,利用手電或火把捕捉。據醫學家分析:石蛙性寒,有清火、明目和滋補強身的功能,而且脂肪含量低,蛋白質甚高,堪稱食、藥兼優的美味。
二、人工養殖石蛙注意要點1、選址:分為室內石蛙養殖和室內石蛙養殖(1)室外,選擇有山泉水來源、水質好、水源充足、水溫也要相對穩定、環境安靜、冬暖夏涼、地勢開闊、植被良好等地方,關鍵注意防逃防害,(2)室內,養殖池要求必須通風、不能太熱、不要太陽光直射場所。2、面積:父母代蛙池面積以300~400平方米為宜,產卵池面積一般為50~60平方米,孵化池以專門設計的水泥池為好,面積在1~2平方米,
3、溫度控制及配種:石蛙是要冬眠的,冬眠后卵泡迅速發育成熟,通常到4月、水溫控制在15℃、氣溫20℃以上時開始配種產卵,9月底就結束了。配種雌、雄比例為1∶1,配種母蛙一般于清晨4—7時排卵,有些會延至9—10時。產出的卵塊通常黏附在石塊池壁上,一般每次產卵約600粒,高的可達1000~2000粒,
4、引導馴化人工食物石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餌不吃死餌。人工大規模養殖石蛙,活餌就不好滿足,所以養石蛙要飼喂人工配合飼料,人工飼料吃的越早效果就越明顯,一般要求在幼蛙變態后5~7天內即開始投喂,方法可借鑒:頭10天以1/3的配合飼料與2/3的黃粉蟲混合起來喂養石蛙,然后隨著石蛙對配合飼料的適應逐步加大配合飼料的比例,直到石蛙能夠習慣食用人工配合飼料。
三、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石蛙養殖中的重要工作是巡池,每天兩次,黎明和入夜需巡池一次,細心觀察蛙的動態以此決定是否要換水用藥等,炎熱和陰雨的天氣情況要特別注意更要加強巡防,并應建立日記,測定水溫,記錄投餌數量,入排水的情況等。在日常管理中我們還要保證蛙池的清潔,每天要清除殘餌,每隔7天定期清洗一次蛙池,切記:石蛙自身的抗病能力強,但在高溫天氣時容易染上紅腿病或爛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