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使講嘢,全球有超過一億人講粵語(白話),作為一名土生土長既廣東人,點可以唔講粵語。小朋友在學校講普通話已經系一種習慣,但系一般返到屋企都會轉返粵語,因為我地呢邊語言環境就系咁既,講得多普通話好容易被人笑系撈仔,我在廣州呆過三年,覺得廣州人很和諧,很有禮貌,不會看不起人,而且對外地人非常照顧。
1、廣州現在是不是很少人講粵語?
唔使講嘢,全球有超過一億人講粵語(白話),作為一名土生土長既廣東人,點可以唔講粵語?!首先,本人系廣州郊區人士,在鄉下,外來人比例遠沒有市區多,因此好多過來做生意或者打工既外省人,一般都識講幾句粵語。就算唔識講,起碼會聽得明一些基本既意思,其次,小朋友在學校講普通話已經系一種習慣,但系一般返到屋企都會轉返粵語,因為我地呢邊語言環境就系咁既,講得多普通話好容易被人笑系撈仔。
2、不會講粵語的人在去廣州時該注意些什么?
中國有句古話:入鄉隨俗,我認為這是教導人們要尊重及融入不同的文化習慣,拉近人與人之距離,達到和諧相處交流的目的。數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龐大的國土孕育多元文化,我認為語言最根本的功能是人與人的溝通工具,達到相互理解取得共識的結果是言語的功能與目的。我是粵語人,我珍愛并使用古老優雅的粵語,但是這不會妨礙我學習其它的中文語言及外語,
請記住:語言的功能是溝通,尊重多元化文化的存在。我在廣州呆過三年,覺得廣州人很和諧,很有禮貌,不會看不起人,而且對外地人非常照顧,廣東也有很多地方人不會講粵語。來廣東又不了解粵語的人最好不要說粗話,特別是有關人家父母的粗口,你不懂粵語覺得無所謂但人家聽了真不是道,怎么好的朋友都會在被你幾句粗口消耗盡了,也可能會動手打你,
3、廣東的學校如果實行粵語、普通話雙語教育,這對粵語的傳承有積極的意義嗎?
謝邀。這個問題真實地反映了兩廣的現行情況,大約在新世紀之前,廣東很多地方實行了雙語教育。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大中城市實行普通話教學,但東莞,中山,韶關,湛江等中等城市因師資力量不足只好實行雙語教育,進入新世紀后,雙語教育逐漸減少。特別是這兩年,普通話教學已占統治地位,相信不出20年,南方漢語方言將成為博物館級別了。
這種情況引起語言學界的爭論,也引起方言區人們的憂郁,比如粵語,是中國最早形成的漢語方言。無論是公元前862年“楚伐揚越,南海事楚”,還是公元前387年“吳起收揚越,置蒼梧郡”而產生的楚越民族融合語言白(北)話都彌足珍貴,但國家意識是推行普通話,逐步統一中國語言,必然損壞粵語利益和存亡。所以,雙語教育理論是不成立的,
4、你們覺得廣東現在很多學校都不給學生在校講粵語,這樣的行為好嗎?
老穆認為,學生在學校是可以講方言的,但是,在課堂上還是要講普通話的。普通話需要推廣,但方言同樣需要傳承,不是嗎?老穆之前曾看到一則新聞,廣東某小學曾下發通知,禁止學生在學校講方言,具體內容如下:為激發全體師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從下周起,請全體師生進入校園后說標準普通話,不夾帶方言,不轉變語音、語調。在校園內說普通話,課堂發言,課下交流時使用普通話,
說句實話,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推廣普通話。但卻引發了家長的不滿,家長認為這樣的做法太武斷了正因為如此,區政府發了糾正通知,允許學生課后使用方言!不僅廣東地區有方言,各個地區都有方言,方言屬于非物質文化園遺產,需要繼承和發揚!老穆小時候,老師上課都是用方言,我們學生也是用方言回答問題那個時候,不好意思說普通話,盡管宣傳欄上寫著“請講普通話,請寫規范字”正因為如此,老穆上大學時,還說“吃huan”、“打電fa”、“小liao”由此可見,普通話推廣很重要!但老穆想說,方言也需要傳承!朋友們,你們覺得呢?。